“晓玫午餐”反衬大学之病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有一个全校皆知的“晓玫午餐”,到现在已有大约700个同学被张晓玫老师约请吃午饭,张老师用这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在学习、生活方面关心学生。刚开始有的学生感觉不习惯,也不了解张老师,不肯赴宴,后来变成主动要张老师请吃饭。与张老师谈心成了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读了这个报道,很自然联想到近来各地又有大中学生跳楼。如果这些同学吃过“晓玫午餐”,身陷困境时,有一位像张老师那样的人,平时就关心他或她,有烦恼可以向她倾诉、求助,或许事情就不会走到那一步。像这样关注学生内心、精神成长的老师,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才有那么多精神荒芜、性情残暴的孩子!学生的精神荒芜,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的贫瘠造成的。那么,目前的教育生态是不是有利于张晓玫这样的老师生存发展呢?
张晓玫看到研究生们忙忙碌碌,努力得不是地方,很替他们着急。所以想出了请吃午餐的办法,她把学生的名字排上号,依次约他们吃中午饭。与张老师相比,教完自己的课就走人,跟学生没有更多交流的教师,可能还算是尽到最基本的责任的,有的研究生导师却是把学生当无偿劳动力来使用的。如果一个学校这样的风气很盛,这样做的老师很多,张晓玫就成了另类。
张晓玫2008年起到该校任教、带研究生,除了上课,她很少能见到自己的学生。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如中小学密切,这在别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张老师却要改变它。适应、顺从环境,还是坚持自我,拒绝被环境改造?张老师就是在这里与顺从的大多数区别了开来。
张晓玫对记者说,每周5天的工作时间,她有三四天都是在陪学生吃饭,如果按照一个学期15周的工作时间算的话,6年下来差不多吃了700多顿饭。每星期有三到四天和学生交流,6年下来,这个时间可以写多少篇论文!张晓玫不参加职称评定吗?按规定,职称晋升,论文才是“硬杠子”,与学生谈心、交流,是无法算成绩的,谁知道你有没有跟学生谈心?于是,现实中就变成这样:跟学生谈心,即使对学生帮助很大,也不承认你的工作量。
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人,这样的制度设计,符合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吗?现实中,似乎没有人对此负责。钱理群对一些大学非常失望,他在说过“一些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后,又补上一句: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教师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钱老读到关于“晓玫午餐”的报道,一定非常欣慰。
编辑:陈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