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09.07.2014  12:29

  6月份,在临储玉米持续拍卖以及市场需求缓慢恢复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略显分化。其中东北产区伴随拍卖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心态和价格双双趋稳。与之相反,在东北玉米市场行情渐趋平稳之际,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市场玉米价格则一枝独秀,“”声连连。国际市场方面,全球玉米丰产预期较强,需求不振,其价格以下跌为主。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国内市场

  东北地区:6月份,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因拍卖压力较大渐趋平稳,局部略有涨跌。同时,随着补贴玉米发运结束,本地贸易商购销热情明显下降,参与拍卖的意愿也有所降低,市场购销略显清淡。此外,因黑龙江省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出台,且市场对相关政策后期实施范围及影响预期强烈,企业原料备库心态放松,收购价格整体持稳,大部分已经停收,粮源需求主要通过参加临储拍卖供给。

  截止6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3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2250、2250、2260元(平均2253),其中长春、松原较月初分别上涨10、10,四平较月初下跌10;出库价分别为2310、2310、2340(平均2320),与月初持平。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218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2230,较月初下跌10。辽宁省收购平均价2320,较月初上涨10;出库价2360,与月初持平。

  华北地区:6月份,在临储玉米持续拍卖情况下,华北粮价仍旧逆势上涨。其中,山东不少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收购价格迅速触及2600元/吨高位,多数地区已创2012年以来高点,抬升当地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水平。同时,随着价格的不断快速上涨,用粮企业生产压力加大,开始接受东北烘干粮,除跨省移库粮源全部悉数成交之外,当地贸易商开始询价东北玉米。

  截止6月末,山东、河南、河北2013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2585、2420、2366,较月初分别上涨187、186、76。

  南北港口及南方销区:6月份,南北港口及南方销区玉米市场在移库玉米拍卖中呈现小幅波动走势,但“去补贴”政策倒计时使得市场价格整体趋强,尤其是沿海等地。截止6月末,锦州港14%水分玉米收购价2420,较月初下跌20,理论平仓价2450-2460,较月初下跌20-4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产优质玉米主流报价2550-2570,较月初上涨50。销区上海、福建福州三等玉米站台到货价分别为2640、2620,较月初上涨40、30。

  (二)国际市场

  6月份,受全球玉米丰产预期增强及我国限制进口美国转基因玉米酒糟粕影响,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以下跌为主。截止6月27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7月合约价格为4.43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币1073元/吨),较6月初下跌4.7%;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06.7美元/吨,合人民币1272元/吨,较6月初下跌58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10元/吨,较6月初下跌66元/吨,比去年同期跌285元/吨。

  二、影响因素分析

  1、临储玉米拍卖数量不断增加,成交率及均价持续下滑。6月份,临储玉米拍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放数量增加,地区扩大。在5月份连续两轮拍卖结束之后,6月份国内临储玉米第三轮竞价销售再度加码,拍卖数量维持在350万吨,竞拍地区由原先东北产区扩大至关内(山东)。第四轮开始增至500万吨,同时,从“一周单拍”转变为 “一周双拍”,跨省移库玉米销售也由第三批次参拍的山东一地扩充至江西、湖南等南方销区,实现了拍卖范围从东北到销区的延伸。二是成交率节节下挫。截止到6月29日当周,临储玉米拍卖已经进行了6轮,成交率由首次拍卖98.86%一路下降至20%附近,累计投放玉米数量2302万吨,实际成交755万吨,平均成交率32%。究其原因:从年初市场对临储玉米拍卖的狂热期盼,到目前多数观望的转变,投放总量激增、定价高企、下游需求有限共同抑制企业的参拍热情。三是区域性差异,低质粮源乏人问津。从区域成交率来看,近几轮黑龙江省临储玉米成交率极低,辽吉、内蒙和湖南地区成交率相对较高,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目前市场对于不同品质玉米需求的差异。

  当前临储玉米拍卖成为供应市场的主要粮源,预计后期临储拍卖大批量投放节奏难改。同时,虽然跨省移库玉米少量竞拍并未迅速扭转关内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但随着拍卖的继续推进,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上行动能将有所下降。

  2、深加工直补政策展开,跨省移库政策启动。6月23日,黑龙江省全面落实中央对该省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定向补贴销售政策,对玉米精深加工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按每加工1吨玉米给予100元财政补贴。时隔数年,政策福利再次降临于玉米深加工行业,但直接补贴的政策对深加工企业和消耗国储库存的效果值得观察。黑龙江已经出台补贴政策,关注后期是否会覆盖其他地区。同时, 6月24日全国第一批“移库粮”运输在吉林省正式启动。预计在吉林省移库工作率先启动的带动之下,黑龙江及内蒙古也将相继展开。

  3、养殖业和深加工消费缓慢复苏,对玉米消费提振作用有限。6月份,我国玉米消费呈现缓步恢复态势,但因饲料销量复苏缓慢以及新麦上市后的局部替代作用,加之深加工企业尚难完全摆脱亏损状态,对玉米消费提振作用有限。饲料方面:6月份饲料销量小幅好转。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6月份关内大部分地区新麦上市,且替代趋势有所体现,加之进口廉价谷物在沿海港口的广泛使用,其对于国内饲用玉米消费也将存在一定冲击;深加工方面:东北深加工企业原料供应自5月下旬临储玉米拍卖开始明显好转。不过,由于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底价高,玉米品质水平参差且出库费用叠加,即便享受100元/吨玉米加工补贴,依然难以改变行业整体亏损局面。

  4、东北产区玉米潮涌至北方港口,刺激运费上扬。在东北临储玉米大量拍卖以及北粮南运补贴政策结束在即之际,6月份以来,东北港口玉米集港量有所增加,贸易商收购意愿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东北产区至港口运费出现阶段性上涨,黑龙江宾县地区至港口运费由120-130元/吨上涨至150元/吨,吉林德惠至港口运费由70元/吨上涨至100元/吨,使得产销区价格再度“倒挂”。

  5、小麦与玉米替代性增强,饲用玉米消费受到影响。进入6月份,国内新小麦陆续批量收割。尽管今年我国小麦托市政策启动较去年提前10天左右,但新麦上市后麦价季节性下跌以及此前国内玉米价格连续上涨还是刺激了部分地区小麦季节性替代的开启,尤其是山东、河南地区,以山东省为例,当前小麦与玉米价差已达100元/吨。后期随着湖北、江苏、安徽等地新麦收获批量上市,华中地区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趋势将有所显现,沿海地区则多了选择,如进口大麦、进口高粱,这将影响国内饲用玉米的消费量。

  三、后期形势展望

  展望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将继续面临临储玉米拍卖压力与成交量不足的矛盾。在此情况下,国家加大了临储玉米投放力度,体现了国家减少玉米库存,平抑玉米市场价格的迫切需求。后期在临储玉米拍卖政策的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上行动力将减弱,但也不排除区域性阶段性供给不足造成的价格短期上涨。另一方面,在拍卖价格的支撑下,市场价格下跌空间也有限。总的来看,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将逐步趋稳。同时,有关进口玉米拍卖、临储玉米拍卖底价下调等传言也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利打压。当然,后期临储玉米供应仍将继续成为市场价格“风向标”,南北玉米价格走势或将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