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10月份,随着新季玉米陆续收割上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应声回落,其中华北产区成为跌价“重灾区”,东北、南北港口和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同时,东北深加工企业逐步进入新季玉米挂牌收购阶段,但开秤价格高开低走,收购积极性不及常年。此外,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日趋清淡,其成交率更是创下新低,市场关注目光逐步转向今年迟迟没有出台的临储托市政策。国际市场方面多空因素并存,促使其价格先抑后扬,并创下7月以来高点水平。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国内市场
东北地区:10月份,东北新季玉米集中收割上市,市场供应主体前期以辽宁及内蒙古为主,但随着黑龙江、吉林省上量开始陆续增加,其价格出现下跌,跌幅100-200元/吨不等。同时,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始了新季玉米上市以来的第一轮“降价潮”。而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受新粮上市因素影响日趋清淡,市场关注焦点逐步转向东北临储玉米托市政策的公布。
截止10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2100、2040、2140元(平均2093);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940;辽宁省收购平均价2200。
华北地区:10月份,华北产区玉米上市节奏加快,并成为国庆节期间玉米价格下跌的“重灾区”,自9月份开始累计跌幅已经接近500元/吨,特别是山东部分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已跌破2300元/吨关口。但本月中下旬,价格开始止跌企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反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夏季华北玉米价格一度创下2700-2800元/吨的高位令农户对新粮销售价格预期较高,在经历暴跌之后出现惜售心理;二是山东等地天气条件不利于晾晒,不少粮源水分偏高,导致饲料企业无法使用。
截止到10月末,山东、河南、河北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2283、2206、2247,较月初分别下跌66、82、73。
南北港口及南方销区:10月份,东北新季玉米上市压力与临储托市传闻引发南北港口玉米“大降价”,尤其是北方港口玉米收购成本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其平舱价跌破2300元/吨。与北方降价相比,以广东港口为首的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则略显“虚高”。而伴随主产区新粮上市进程加快,销区市场新粮供给亦逐渐增加,但销区饲料企业采购平淡,多以随用随采、满足生产为主,并未开始大量采购促使其价格整体平稳,部分地区承压下行。
截止到10月末,锦州港14.5%水分优质玉米收购价2290-2300,较月初下跌90-100;理论平仓价2340-2360,较月初下跌80-100;广东深圳港口14.5%水分东北产优质玉米成交价2450-2470,较月初下跌150-17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2680,较上月下降40;福建福州为2640,较上月下降70。
(二)国际市场
10月份,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先抑后扬。一方面,美国玉米创纪录的产量为今年玉米价格弱势奠定了基调;另一方面美国玉米收获进度仍远远落后正常水平、美元汇率走软、农户销售进度放缓及市场预期下一年度全球玉米播种面积可能面临下滑,也对市场利好。
截止到10月30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价格为3.74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币905元/吨),较10月初上涨10%,最高时达3.81美元的高位,创7月以来高点水平;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92.6美元/吨,合人民币1184元/吨,较10月上涨72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53元/吨,较10月初上涨61元/吨,比去年同期跌206元/吨。
二、主要影响因素
1、市场采购重心转向新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日趋清淡。本月,随着国内主产区新粮上市数量不断增加,临储玉米拍卖成交进一步转淡,成交量首次跌破10万吨,成交率跌破1%,即成交率从第一周的5.77%跌至第四周0.51%,可见市场的采购重心已彻底转向新粮。截至10月29日,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已经持续23周,累计成交玉米2964.86万吨。其中东北4省区成交2468.46万吨;销区跨省移库临储玉米累计成交125.89万吨;进口临储玉米成交370.51万吨。市场分析认为,新粮上市前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高位回落,是造成临储玉米成交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时,临储拍卖价格在市场中的竞争劣势将越发凸显,市场主体参与临储拍卖的积极性也将持续下降,这从本月临储拍卖中已经逐渐显现。
2、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尚未公布,市场主体收购谨慎。与去年7月国家公布临储托市政策相比,今年我国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公布时间可谓大大延后。由于当前正处于政策“真空期”,市场主体观望情绪较浓,收购较为谨慎。贸易企业为规避市场风险,部分退市观望,部分试探性收购。而作为当前收购“主力军”的深加工企业,也是随采随用,没有形成较大库存,且收购价格一路下滑。截止10月30日,松原嘉吉生化三等玉米收购价格为2040元/吨,较开秤价格2240元/吨下降200元/吨;长春大成三等玉米收购价格为2080元/吨,较开秤价2120元/吨下跌4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2070元/吨,较开秤价2200元/吨下跌130元/吨;中粮榆树生化2050元/吨,较开秤价2150元/吨下跌100元/吨。华北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集中在2220元/吨-2340元/吨之间,较开秤价累计下跌160元/吨-570元/吨不等。
3、今年我国新季玉米再获丰收,整体品质好于上年。据机构预计,2014 年全国玉米产量21380 万吨,较上年减少469 万吨,减幅2.2%。全国玉米产量属于历史次高水平,仍为丰收年份,特别是黑龙江省、贵州等省份,玉米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虽然新季玉米生长期遭遇旱情(河南西南地区出现明显减产),但总的来看,我国玉米品质整体好于去年。其中,华北玉米产区局部遭遇罕见干旱天气,但由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先后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土壤墒情得到改善,对提高粒重也十分有利,减产幅度好于此前预期。东北方面,除玉米种植比重并不高的辽西、辽南地区等传统旱区受旱以外,大部分地区玉米品质较上年提升,尤其是黑龙江地区新粮容重较上年提高1至1.5个等级,实现了数量与品质的“双丰收”。
4、农户售粮意愿相对积极,天气状况尤为引人关注。由于今年新季玉米上市初期,国内陈粮价格水平普遍较高,农户销售新粮意愿相对积极,只是苦于东北大部分粮源需要降温、上冻以后才能脱粒烘干,因此,截止到10月底,东北产区玉米上市量不足一成,大部分粮源来自黑龙江农垦以及辽宁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辽宁产区农户玉米销售进度同比异常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旱情导致省内整体供应量下降,而省内深加工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消耗量增加。而吉林省由于近期气温偏高,空气湿度较大,不利于玉米储存,部分农民尤其是持有地趴粮的农民售粮比较积极。此外,华北产区农户售粮也刚刚开始,普遍不足一成(除河南部分地区以外)。后期玉米批量脱粒上市情况还需关注11月份气温下降情况以及临储政策出台的时机。
5、饲料消费继续呈现温和复苏,进口谷物替代品层出不穷。本月,国内饲用玉米需求继续呈现温和复苏状态,国内生猪价格“北弱南稳”,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截止10月末,国内生猪价格13.25元/公斤,猪粮比价为5.61: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养殖户当前养殖利润并不乐观。不过,近期市场反映,适重猪源减少,后期出栏方面或受到一定抑制,对于市场行情来将是提振,加之气温逐渐降低,猪肉和禽蛋消费逐渐进入旺季,需求层面将出现一定增加并维持较高水平,未来生猪行情仍然可期。
此外,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九个月,我国玉米进口161.73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美国高粱进口量达到276万吨,去年同期不足0.1万吨,大麦进口量为35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13万吨,增长54%。显然,在MIR162转基因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美国玉米进口量锐减的情况下,其他谷物进口大有弥补这一缺口的势头,三大谷物进口总量达到788万吨,较上年增加489万吨,增幅164%。不仅如此,其他谷物进口也正如火如荼,而今年四季度进口饲用高粱的到货量可能再度出现小高峰。在当前美国玉米进口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后期廉价谷物进口形势需密切跟踪。
6、全球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宽松,国际玉米价格上涨空间不大。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预计2014/201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9.906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12万吨;消费量为9.7311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988万吨;期末库存预估为1.9058亿吨,同比增加1758万吨,库存压力明显。其中,2014/15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6768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396万吨;消费量为3.024亿吨,比上年度调增701万吨(其中用于玉米乙醇消费量调增为1.3亿吨,比上年度略减13万吨);期末库存为528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146万吨。该库存量是美国2012/2013年度期末库存量的2.3倍。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14/15年度全球玉米总产持续增加,特别是美国玉米产量达到创纪录水平,而消费需求增幅有限,全球玉米市场供需形势相对宽松,其价格上涨空间不大。不过,在逐渐消化了今年庞大产量的利空之后,市场其他因素的利多作用正在显现,除近期市场关注的美国收获期天气情况外,下年度播种前景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三、后市形势展望
展望后市,新粮供应压力仍是抑制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而临储及销区运补政策不明则是当前市场最大不确定影响因素。在相关政策明朗前,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仍以偏弱运行态势为主,但部分产区价格持续走跌已经影响农户卖粮热情,继续下跌空间已经受限。具体来看:临储政策出台前,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季节性下调压力依旧;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已如期止跌,后期走势还应关注农户售粮节奏;而若无运输补贴政策,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可能因到货量较少出现阶段性上涨,若有运输补贴则难免复制去年进一步下跌行情。因此,对于继续处于“政策市”的国内玉米市场而言,临储玉米政策何时出台以及具体细节依旧是我们继续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