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青年创业工作“十步法”

25.11.2014  16:12

  黑龙江新闻网讯(首席记者 李丹)本报联合团市委每周提供400个就业岗位活动一经推出,受到冰城广大未就业青年的欢迎。近日,记者了解到,团市委在实践中推出了服务青年创业工作“十步法”,打造出一个全链条服务青年创业的新路子,该活动也是“十步法”之一。

  步法一:提供无息贷款45周岁以下可申请

  团市委成立全国首家共青团主导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可支配担保金3250万元,由财政全额贴息;联合金融机构,为6000余名城乡青年发放小额贷款3.2亿元;分别在宾县、呼兰、尚志、双城等四个区县市开展银团挂职试点工作,4个试点共扶持39名农村青年创业,辐射带动400人就业。

  该中心可受理哈市及周边县(市)有创业愿望的青年小额贷款申请,无息贷款最高额达10万元,两年内还清,要求申请者须45周岁以下无商贷记录,申请范围为城镇失业人员、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农村城乡创业青年、在哈市经营市场小微业户、军转人员、残疾人员及无业人员。

  步法二:建立创业项目库对接项目和人才

  团市委依托哈市高校创业社团、哈市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并通过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等,积极推动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有效对接。目前,共有6个项目实现成果转化。

  步法三:成立导师团提升青年创业技能

  团市委依托青联、青年商会,成立青年创业导师团,现有成员50名。通过“导师见面会”、“创业门诊”和“一对一结对”等,指导150名青年创业;开展市、县级相关竞赛,已评选出30名优秀的县级农村青年、市级3名。

  步法四:为办理创业手续开通“绿色通道”

  团市委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汇总青年创业过程中需要办理的手续及步骤,建立“绿色通道”,为创业青年在办理手续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步法五:依托经开区建立青年创业园

  团市委依托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青年创业园,推荐成熟项目入驻园区;组织5名农村青年参加全省青年电子商务培训;联合市农开办在宾县举办哈尔滨农村绿色有机食品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300名农村青年;举办县级以上各类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8场,培训600人。

  步法六:举办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

  团市委联合本报、黑大等举办“送岗位进校园”等活动,发布各类岗位信息。前期活动中,已有近千名青年当场实现就业。近日,本报联合团市委每周提供400个就业岗位活动,深受广大未就业青年欢迎。

  步法七:组建创业基地及培训学校

  团市委先后联合哈尔滨西城汇商业经营有限公司、哈尔滨均信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建立“共青团青年创业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注册公司、减免场地费用、提供创业培训等扶持,目前共扶持创业青年及团队100个;建立哈尔滨市团校SYB创业培训基地、哈尔滨市爱特信会计学校、黑天鹅食品培训学校、哈尔滨技师学院、斯达普创业咖啡等5家创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青年2400人。

  步法八:推荐创业青年加入社会团体

  团市委积极在符合条件的青年创建的公司里成立团组织,积极推荐创业青年加入市青年商会、市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帮助青年寻找创业归属,拓宽事业发展平台。

  步法九:开通12355热线维护合法权益

  团市委依托12355维权热线,为青年提供相关政策法规、法律信息服务,维护其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联合劳动保障、司法、公安等部门,保障青年的合法劳动权益。

  步法十:树立创业观念创业导师亲自指导

  团市委与电台合作《赢在未来之寻找明星创业导师》节目,截至目前,已有65位创业导师做客直播间;邀请创业青年典型,开展创业故事分享活动48场,深入到黑大、哈商大等10余所高校,4200余名青年参与。

编辑:朱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