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专业化引领“本土化”搭台 龙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相关指示精神,大力推动专业化建设,工作中结合实际走特色之路,围绕“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打造龙江未检工作方案,推动龙江未检工作在新时代取得新突破。
做优机构明确标准
2019年以来,龙江未检工作紧紧抓住专业化建设这一核心,在内设机构改革中积极转变理念,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推动未检专业化机构建设,全省三级检察院中省院、11个市分院、26个基层院设立了独立未检部门,三级院全部实现未检案件办理专业化,确保我省未检工作的上下贯通和协调发展。2019年7月,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省检察院检察长高继明出席并讲话,会上确立了全省未检“打击、震慑、预防、宣传”工作思路,统一部署了下步工作,下发了各地区创新工作目录,以及10个未检典型案例和《黑龙江省检察机关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工作做法、制度汇编》,从理念、制度、办案、创新等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标准。
2019年我省各级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91件961人,审查起诉765件1306人。不批准逮捕涉罪未成年人327人,不捕率37.07%,同比上升3.78个百分点;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152人,附条件不起诉124人,不起诉率22.26%,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已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近1000场。授课中,各级院分类研发课件,提供“订单式”服务,打造学生爱看、老师能学、家长想听的法治课程,实现法治巡讲精细化。纵观全省,牡丹江“冬梅姐姐”、哈尔滨“心泉”、齐齐哈尔“暖阳”、大庆“童心圆”、七台河“蓝风帆”等一批未检品牌、工作室日渐完善,成为未检办案的中坚力量。
创新落实“一号检察建议”
省检察院与省教育厅会签《关于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加强检教配合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省幼、小、初、高中校园门口悬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牌匾,公开当地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的办公电话,既便于权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进行投诉,又对潜在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警示和威慑。2019年9月2日,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同步举行“热线”挂牌仪式。10月中旬,全省热线实现全覆盖。为保证热线打入时有人接听,避免因干警下班等原因无法接听电话而冷了群众的心,各地检察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将“热线”连接到未检干警的手机上,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接听群众来电。各地检察机关加强与教育等相关部门工作对接和衔接,就“热线”线索受理、协作配合、定期研判等事项建立合作。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接到热线电话近300个。鹤岗市检察院接到当地群众韩某的电话,反映其子2017年9月在某幼儿园因幼师看管不当发生意外,导致手臂受伤,幼儿园承诺赔偿2万元,但赔付1万元后,余款至今未付,多次讨要无果。经检察机关介入,幼儿园承诺限期履行还款义务。韩某给检察机关送来了锦旗,高兴地表示热线很方便很有用。绥化市检察院通过接听热线,向公安机关移送并立案一起贩卖毒品案件,立案复查一起涉未申诉案件。我省开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的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肯定。
因地制宜打造亮点
齐齐哈尔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成立两年以来,积极进取,紧追赶超,统筹全市未检发展规划,初步构建起具有鹤城特色的未检工作格局,2019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黑河市检察院对该市近三年违法未成年人进行分析研判,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数据库,根据违法危险等级,采取“一人一档”形式部门联合帮教,确保临界帮教精准对接有效施策,精准帮教22名未成年人,该市“爱检公诉团”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集体称号,一名未检检察官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制作的《做自己身体的守护天使》公益动漫片在国家级、省级评比中均斩获奖项。大庆高新区未检工作先后探索开展了委托专业社工开展社会调查、精准帮教、亲职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2019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和未检创新实践基地,该院又积极争取党委支持,联合公、法、司等15个相关单位,依托大庆市“童心圆”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协会,建立集互通信息和转介服务为一体的承接平台。佳木斯市检察院分类研发课件,打造学生爱看、老师能学、家长想听的法治精品课程,提供“订单式”犯罪预防法治服务。鹤岗、林区等地对涉罪、被害、边缘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测评。通过各地不断探索努力,我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