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面临大变革 “研究型”大学将减少

23.06.2014  13:27

  今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召开正值毕业季。和往年一样,数以百万计的本科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却发现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需求大户的企业也在抱怨招不到理想的人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正是此轮职业改革面临的首要现实挑战。

  不过,一些率先改变的人或可在夹缝中觅得先机: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1103位毕业生,身着学位服,手持学位证书,成为我国首批“工士学位”获得者。而在数百公里外的河南驻马店,黄淮学院的数百名本科毕业生则带着足以媲美职业院校学生的大量实操经验,走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岗位。

  这种略显戏剧化的反差,恰是此轮职业教育改革蓝图的缩影——一边是普通本科院校“自上而下”探索转型,一边是职业学校“自下而上”对接学位体系,最终形成结构更合理、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过剩将转型

  “毕业那天一起失业。”类似戏谑早在2004年左右开始在大学校园流行。十年过去,本科生就业难比一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高职大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甚至超过众多“211”院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还列出一组数据:高职毕业生就业三年后月收入翻了一番以上,58%的人获得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和研究生……

  本科学历的“贬值”令人们怀疑:本科生和本科院校是不是太多了?在这样的舆论空气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今年4月透露“600多所本科院校将转为职校”,自然引发不小的震动。

  昨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但没明确有多少所本科院校要转型。

  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所大学。在1055所非“211”或“985”的地方本科院校中,1999年大学扩招后“新建”的超过640所。

  南都记者从教育系统内部获悉,此次要引导转型的对象并非局限于这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但重点确实在于此。

   转型不只是更改学校名称

  南都记者获悉,此次“引导一批普通高校转型”的方向是由“研究型”高校转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业内人士解释,所谓“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的是技术技能培养,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其相对,所谓“研究型”大学,指的是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在中国,大部分传统名校属于研究型大学。

  据悉,此次转型要求一些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淡化学术研究,强化专业和实操技能。“‘转型’不只是简单更改学校名称,而是将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师素质职业技能、管理体制一并转型。”教育系统的一位官员向南都记者透露。

  至于具体如何转型,教育部暂时没有统一做出规定,而是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让高校自行摸索。

  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转型是否意味着一些本科高等院校要“降格”为职业技术院校?“转型不是降格。”教育系统一位官员近日向南都记者明确表态。这名官员指出,一些高校转型后培养的将是“拥有本科学位的技能人才”,即高级技工人才,其定位也与现有的专科职业院校有所不同,不会造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复。

   我们不再培养学术型人才

  “不是我们要求学校转型,是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型。”教育系统一位官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紧迫的就业形势已经促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先行一步自行转型。

  “我们本来就属于二本,录取批次上就落后于‘211’等重点高校。”黄淮学院院长介晓磊说,新建本科高校,尤其是非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生源跟一线城市的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2010年开始,黄淮学院开始跟160多家政府机构、企业合作,例如把中文专业改造成文化传媒专业,与电视台合作培养节目编导。“我们不再培养学术型人才,只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位参与高校转型工作研讨的地方院校校长告诉南都记者,教育部将选择一批试点高校先行转型。一旦进入试点,将能享受招生自主权、财政拨款等十余条优惠政策。

  目前,教育部已指导和支持32所地方高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已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

   技术技能型人才你在哪?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所所长莫荣也注意到《决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靠投资、出口向内需、投资协同拉动转变,急需技能型劳动者和人才。

  现实中,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已成渴求。“好不容易培养出十几个焊工,很快被别人挖走。”葛道凯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起自己在调研中了解到上海某家企业遭遇的燃眉之急。政府和行业人士普遍达成共识: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已无法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对此,《决定》提出,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急需改变的还有教育观念问题。与如何培养人才相比,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更关心如何吸引到好的生源。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坦言,转型后“‘211’还是会先一批录取成绩更好的学生”。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认为,改变生源质量只是出于“校本位”的考虑。此番高等院校改革则是“学生本位”,目的是“让原本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好发展,为原本上不了重点大学的学生着想”。

   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

  胡建波对生源的看重有其理由:“我女儿在加拿大读书,她晚去了一年,老师推荐她上职业学院,她说那丢人死了,她不去,要上大学。

  不经意间,胡建波也道出了国内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困境:在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观念中,中职和高中相比、高职和本科院校相比总是“低人一等”。

  “以前都觉得上了职业学校就是‘断头路’,现在我们就要打破这种偏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对应地,《决定》明确:“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所谓“立交桥”是指多样化的成才渠道。根据《决定》,未来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将适度提高,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也将提高。此外,还将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从而推进学习成果衔接。

   工士学位”初试“药效

  “工士学位”被视为打通职业教育上升“断头路”的一剂药方。2009年,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卿最早提出这一想法。作为试点,国内首所高职院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

  6月20日,该学院的1103名应届专科毕业生从院长和导师手里接过国内首批“工士”学位证书。要获得这一学位,毕业生不仅文化课要符合标准,技能也要达到一定水平。

  这也打破了传统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高职生在学满后,只能拿到毕业证而没有学位证,只有在考取本科后再读两年,才能获得更为社会认可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同样也需要被测量和奖励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应当有自己的学位。”李梦卿认为,“工士学位”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添其对职教专业与技能的成就感。

  不过,这1103名学生的“工士学位”学位证书上暂时只印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徽,而非正规学位证上所印的国徽。这意味着他们仍需通过“专升本”渠道才能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试点效果好,应该会扩大范围,最终也会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李梦卿对“工士学位”的未来乐观以待。事实上,《决定》也提出“将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人才培养结构酝酿大变化

  随着一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和一些职业学校的学位升级,夹在二者之间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何去何从?“肯定会失去竞争力,所以要促使它们逐步进行改革。”马树超认为,高等教育要更贴近经济产业要求和市场需要,不能关门搞研究。

  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的说法:“此次《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指导性更加明确。

  针对职业教育,《决定》做出许多细致规定,如提出要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强调对初、中、高级的技术工人加强统筹,等等。

  有数据显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目前的55%提高到70%-80%.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随之形成。

  理想的情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描述:“让职业教育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这将是转型期中国最期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