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菜:从“穷人菜”到东北传统美食
新华社哈尔滨2月9日专电(记者 何山 马迪 )在东北,进入腊月就有“宰年猪”的习俗。而伴随着这一习俗的,是一桌丰盛美味的“全猪大餐”,东北人称之为“杀猪菜”。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韩店镇,提起卫常山、卫秀坤父子做的“杀猪菜”,许多乡里乡亲都会口舌生津。每到宰杀“年猪”时,已入古稀之年的卫常山都会亲自上阵,杀猪取血,为一桌“杀猪菜”做准备。“农家散养的‘笨猪’得养到一年头,腊月时宰杀,就为了过春节吃肉,才称得上是‘年猪’”。
改革开放前,“宰年猪”几乎是东北农村一户人家整个冬季的肉食来源,也是评判这家人是否富足的重要标准。“能杀猪,请亲戚邻里吃肉的,说明日子过得红火,手里有余钱。”卫常山回忆着过往的苦乐,“要是杀不起猪的,就会有人猜疑,是不是遇到啥难事了?”
按照卫家祖上传下的说法,看似“肉食满桌”的杀猪菜,其实是一道“穷人菜”。清朝时,满族八旗子弟不事农耕,雇佣汉族人耕种。秋收粮食入仓后,地主会杀猪,请这些农户吃一顿“酸菜白肉(肥肉)”,意为一年农事结束,大家回家过年。虽然这顿“酸菜白肉”菜多肉少,但对平日里难见荤腥的农户来说,还是一顿值得期待的大餐。因为在杀猪之后才能享用,久而久之便有了“杀猪菜”的名头。
据卫常山讲,小时候对于春节的期盼,多是源于吃“杀猪菜”。无论是生产队杀猪,还是亲戚邻里家杀猪,像他那么大的孩子们都会早早地守在大锅前,看着猪肉在锅里翻滚,闻着酸菜的鲜味和肉香。
“那时候肥肉比瘦肉金贵,吃着有油水,解馋。”卫常山说,“瘦肉不舍得吃,猪里脊、排骨、猪腿、猪蹄拿到城里卖了,换回钱来贴补家用。”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农村生活日益富足,杀猪菜也从农家年关大餐,变成了冬天里常吃的传统美食。拆骨肉、手掰肝、灌血肠、猪皮冻、烀猪蹄、灯笼挂、肠灌肉……卫常山和儿子卫秀坤已经能够将“杀猪菜”演绎成为一桌子20多种菜肴,是名副其实的“全猪宴”,正所谓“一桌杀猪菜 从头吃到尾”。
1995年,卫家父子将家传的杀猪菜带到了哈尔滨市双城区,韩店杀猪菜声名鹊起。如今,“双城杀猪菜”已成为城市的一张美食名片。每年春节,扶老携幼品尝这桌全猪大餐的食客络绎不绝。
卫秀坤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讲究吃得健康。我自己开了养猪场,每头猪存栏至少9个月以上。保证不管顾客啥时候来,都能吃上‘年猪肉’。平均下来,全年每天能卖出一口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