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宝在老木上为汉字造像
李文宝和他的弟子们找到了一只盛满盛情的杯子,让中国古老的汉字走出远古,带着战乱和水火的累累伤痛,带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坚韧和悲壮,向我们走来,在我们面前站立,也骄傲地站在世界文化之林。 ——题记
名家小传
李文宝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大道至理》(书刻装置艺术)
在书法艺术中追求装饰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能如哈师大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文宝那样,在书法的装饰性中找到一种远古与现代对接的艺术效果实属罕见。
从传统的美术刻字起步,20多年来,李文宝在老木上为汉字造像,刀消斧凿并复原古老文字的意象,突破现代平面二维刻字的创作模式,走向全方位的多维立体造型,变架上艺术为站立式艺术,已然在当代书刻界重重地发出声响。
《山鸣谷应》(书刻装置艺术)
书法是书刻的核心,但不是简单的复制
走进南岗区汉祥街103号李文宝燕冀堂工作室,如同触到中国的古老文明,只见他正和学生在老木上凿刻古老的汉字。李文宝不急不缓地说,书法是书刻的核心,但不是简单的复制,刀法要展现书法或爽劲、或厚重、或飘逸、或古朴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要有力量感、立体感和节奏感。书刻艺术,古旧船木和北方的老木是创作的载体,它们不易开裂变形,还能传递古老的信息。他有时还会创意地在老木上搭配金属、秤砣、铁笼等物件,完全超出人们对于“刻字”艺术的固有概念。李文宝说,现代书刻装置艺术有极强的装饰性,适于悬挂和安置在特定环境中,所以在创作时,不但要汲取绘画、雕塑、色彩、现代构成和工艺美术等诸多元素,还要注重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
李文宝说,早在1983年,我省就举行过刻字展,阿城当时很有名。1995年,全国第二届刻字比赛即将截稿的时候,他有幸搭上了末班车。9月,《结缘》首次入选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展,1997年11月,李文宝的《古井》入选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展。做过美工,教过美术书法,加上他从小养成的爱动手的天分,他在创作中游刃有余。2002年6月,《珠联璧合》再次入选全国第四届刻字艺术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李文宝《山鸣谷应》获全国最高奖。
《惊蜇》(书刻装置艺术)
《珠联璧合》(书刻装置艺术)
李文宝回忆,2010年,“刻古铭今”黑龙江现代书刻造型艺术展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开幕,他的团队带去23组、325件作品。他从《论语》、《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几十部儒家经典中选出的150句文采飞扬的至理名言,契刻在以“黄钟大吕”、“归真返璞”、“澄怀味象”、“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作品上。这些作品独辟蹊径,将刻字与造型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变刻字原有的二维平板造型,为多维立体的表现形式,化腐朽为神奇。《游来已久》,风化的木料以鱼化石般的造型,展现了生命的印记和历史的沧桑;《黄钟大吕》造型气度不凡,雍容华贵,作品上方的残缺文字、做旧之后斑驳锈蚀的铁环铁皮,透射出厚重的历史沧桑,一种贯通古今的感觉在伫足和凝视中油然而生。展出的其他作品或凝重、或新巧、或朴素,无不表达出李文宝和他的创作团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痴迷和礼赞。展出10天,来来往往的5万多中外观众惊呆了:怎么古老的汉字,居然可以“玩”出这么多立体而多变的“花样”。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作品,很有新意,蕴涵其中的传统文化令人回味。”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刻字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这是当代刻字艺术的独特形式和最高成果,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创造。
《六和听涛》(书刻装置艺术)
《称心如意》(书刻装置艺术)
书刻和老木的痕迹进行融合,而非对抗
燕园一向有艺术氛围,不过像2014年5月12日至16日举行的“刻古铭今”——李文宝书刻装置作品展却是绝无仅有,展览共展出30余组100多件书刻装置艺术品。
李文宝很感慨,“刻古铭今”展中体量巨大的作品是《流觞曲水》,一根巨大的房梁放置中央,上面书刻和铆钉交错呈现,纬编的座垫如同大篆中的“水”字的点,活跃了横亘在展厅中央的这件作品的整体氛围,书刻和老木原有的痕迹及历史信息融合,而非对抗。《心经》如同活字印刷的字模一般铺陈开来,文字或阴刻,或阳刻,刻法的选择都随心所欲。长达10米的巨型作品《流觞曲水》,让人想起了千年前的兰亭序,再现文人雅士雅集的场景。《六和听涛》在6个3米高的不锈钢铁盒中,放置6件瘦长的老木,上面刻上篆书,与老木身上陈旧沧桑的铁锈补丁相得益彰。在两边小型绿植的陪伴下,作品前横放一块极长的横木,仿若传统中国家庭中客厅的古雅陈设,给人一种琴师抚琴一曲的风雅想象。李文宝说,他在展览期间,真的请了位琴师来——书刻、装置、琴声,观者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李文宝在刻古的积淀中,以当代的视角“铭今”,那次展览确实“冲击”不小。
书刻知识
当代书刻装置艺术
是一门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新兴艺术门类,以书法为载体,即先用宣纸写出书法,再拷贝到木板上,然后融合篆刻、构成、色彩、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元素,打造出立体的汉字形态,包含汉字形象的书法美、镌刻的形式美、材料的肌理美、色彩及装饰美,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和学术性价值。
当代书刻装置艺术源于日本、韩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
语录
一块块老木、船板横在眼前,牵引着我用心去抚摸它们。无论是曾经的栋梁之材,抑或是任人践踏的门槛,似乎都在与我们述说着一段段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动人故事……于是,发扬“工匠精神”,用古老的金石文字还原那道不尽、说不完的过往岁月。
纵横驰骋于每一块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老木中,一次次刀凿斧砍,如同在回放中华民族绵延千年那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专心致志地精雕细琢,用华夏汉字演绎人类文明的历史片段。——李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