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影视剧中是怎么变好的?
关于李鸿章的争议,直到今天仍没有定论。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可这位大清国的“裱糊匠”是个有功之人。
【禁区年谱】李鸿章在影视剧中是怎么变好的?
在中国,稍微读过点书的人都对李鸿章这个名字不陌生。中小学的历史课本里,李鸿章出镜率极高,并且总伴随着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畏战主和等让我们心痛的描绘。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清国就是亡在了慈禧、李鸿章这两大卖国贼手里。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李鸿章能力强、劳苦功高的一面逐渐为人所知。甚至在对教科书的逆反心理下,这个人物有越来越被高估的趋势。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1980 年代以前 “卖国贼”是李鸿章的唯一标签
历史背景:阶级斗争挂帅时期 李鸿章是阶级敌人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是围绕阶级斗争史观开展的。以阶级划线,把历史人物一刀切地分为好人、坏人。而对人物忠奸、善恶、好坏的评判中,又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判断标准,比如以下这些——
出身地主阶级;
深得某个公认的坏人信任,在封建王朝出任高官;
面对战争时多数时间主和,而非主战;
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坚决镇压农民起义。
以上这五条都是我们判断历史人物好坏的标准法则。具备一条就可以戴上“坏人”的帽子,具备两条就是可以登上历史书的著名坏人,具备三条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
不巧的是,李鸿章把这五条占全了。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清朝之后的历史书中,都把他描绘成一个卖国贼。因为套用以上分析模型,他就是如假包换的大坏蛋、大卖国贼。
与洋人关系密切,是李鸿章的一大“黑点”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李鸿章在国共两党的宣传语境里,都是大坏蛋。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同盟会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谓“鞑虏”,就是以清政府为首的外族入侵者。作为清廷的名臣,李鸿章自然在讨伐之列。而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看来,出身地主阶级、镇压过农民起义的李鸿章更是恶贯满盈。
因此自从清政府倒台之后,无论是谁执政,李鸿章都是对立的阶级敌人,批判的对象。
影视表现:《甲午风云》中作为反派 映衬英雄邓世昌
1962年上映的影片《甲午风云》,历来被视作经典爱国主义影片。邓世昌这个角色让扮演者李默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直到晚年还经常正义凛然地出现在春晚等舞台上。
片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与日军作战,在弹尽粮绝后,他下令全速前进,向日本军舰吉野撞去,试图与对方同归于尽。“撞沉吉野!”也由此成为新中国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词之一,悲壮程度不逊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甲午风云》一片中,对于邓世昌和海战的描述基本符合史实。然而为了衬托邓世昌的英雄形象,需要找一个反面人物与之相对。悲催的李鸿章李大人就成了最好的牺牲品。
《甲午风云》中的李鸿章,一副吃吃喝喝,、不关心人民疾苦的样子
《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与李鸿章的形象很容易区分出好人和坏人
片中有这么一段:邓世昌晋见李鸿章,痛陈海军需要添购军械情形,被李鸿章喝退;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致远舰发现炮弹内有泥沙,邓世昌就此报告李鸿章,并要求处置百姓抓获的日本间谍。李鸿章恼羞成怒革去邓世昌顶戴花翎,邓世昌满怀忧愤在寓所弹奏琵琶曲《十面埋伏》等。
该片剧情介绍是如此解读这段剧情的:两人的对手戏进一步衬托邓世昌人格的高大,和“投降派”代表李鸿章的鲜明区别。
然而受到时代所限,这段剧情与历史有明显不符,人为制造了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据学者陈悦考证,《甲午风云》中除了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悬白旗逃跑,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勇撞“吉野”属于历史事实外,其他诸如邓世昌向李鸿章奏请汇报等等,全部都是编剧创作的内容。①
此外,历史上的丰岛海战发生于1894年的7月25日,清廷向日本宣战是在8月1日,前后只有一个星期。但是《甲午风云》电影里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这短短一个星期,显然与史实不符。事实上,1894年的7月25日-8月1日这段时间,李鸿章根本没有去过威海,也未与邓世昌见过面。
这部电影是李鸿章等负面人物在那个年代的处境缩影:带着先入为主的“坏”,去完成衬托主角的任务。至于坏到什么程度,全看主角需要你衬托到什么程度。
二、1980 年代-1990 年代 教科书内外的李鸿章 差距越来越大
历史背景:教科书上对李鸿章的描述没脱离卖国求荣的框子
我们上学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历史课爱学古代史,不爱学近代史。古代史说起来就是四大发明、攻城略地、万邦来朝,随便拎出一个事来就是领先其他国家好几百年;而近代史,一直重复着“战败-谈判-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继续战败”这样的节奏,让人无比心痛。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在那一页页让人难受的历史课本上看到他的名字——李鸿章。
如果不看历史过程,仅看中学历史教科书,会觉得李鸿章是个专业签条约的。从48岁到78岁,整整三十年间,他签了三十多个条约。从中日平等互惠的《中日修好条约》,签到了赔偿日本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马关条约》;签约对象从欧洲西端的英国直到南美西部的秘鲁;而李鸿章本人也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签成了大口吐血的老头子。
在签完了赔款数目最多、主权丧失最严重的《辛丑条约》之后两个月,李鸿章一命呜呼。去世当天,俄国公使还赶到李鸿章床前,逼已经穿着殓衣的李鸿章在中俄交收条约上画押未逞。他的老部下在他瞑目之前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②真真是签约签到了死。
王子奇油画《辛丑条约》,中间勉强倚在椅子上的老者即为李鸿章。《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两个月,李鸿章去世。
这三十多个条约中,多数是不平等条约,而且囊括了几乎所有中国人想起来就头皮发麻、义愤填膺的条约。人们在读到相关课文时,理所当然地将签字人李鸿章当做了泄愤对象。
李鸿章之所以成为“签约狂人”,一方面是自身的外交能力突出,一方面是深得慈禧信任,还有一方面也是洋人喜欢。日本、俄国都曾指定李鸿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俄国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还曾重金贿赂过他,他也真的收下了贿金。
在人们通常的价值体系中,协同作恶的“狗腿子”往往比作恶的主谋更容易招人恨,因为其中蕴藏着“帮外人欺负自己人,罪加一等”的逻辑。例如抗战时,最被唾弃的是汪精卫及其麾下的汉奸、伪军;五四运动中真正受到皮肉之苦,被学生揍得鼻青脸肿的,也是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样的人。在很多汉人眼里,李鸿章就是满清的“狗腿子”。
民间的不认可,加上官方的卖国贼判定,使得李鸿章至今在教科书上仍旧是一个彻底的负面人物。然而在民间,为李鸿章鸣不平乃至翻案的声音已经在逐渐增多。
影视表现:《北洋水师》中对李鸿章进行正面描写
民间对李鸿章逐渐理解、宽容,体现到影视作品上,就是对他的正面描写逐渐增多。上世纪90年代,对李鸿章描画比较客观的电视剧当属《北洋水师》。
其实,从《北洋水师》这个片名中就能看出,李鸿章在本剧中不会是彻底的反面人物。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建的,拍摄这个题材,李大人是肯定不能绕开的。以往影视剧中,也是由于李鸿章的定性问题,致使北洋水师作为一个整体,从没被当做主要角色描写过。人们记住的都是邓世昌、丁汝昌等舰船军官,北洋水师更多是作为背景出现的。
在电视剧《北洋水师》中,李鸿章在第一集就有很正面的表现。这一集里他到基层视察,在海边碰到一个小男孩。这个小孩对世界海战史如数家珍,李鸿章很好奇,就上前与他攀谈起来。小孩面对这位老者(当时并不知他是李鸿章)侃侃而谈,把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英、法、西之间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中,纳尔逊、拿破仑两位英、法主将的战绩剖析一番,李鸿章很赞赏,就想问他叫什么名字。
此时小男孩提出,想与李鸿章玩一个游戏,谁输了就要告诉对方自己叫什么。面对面站立,单手互推,看谁能把谁推倒。李鸿章迎战,在即将把小孩推倒时,小孩突然“耍赖”,用双手将李鸿章推倒。之后小孩说,只用单手互推,相当于用陆军对战,大人比小孩优势明显;而海军就是第二只手。大清朝如能把海军建设强大,就等于拥有了双手的小孩,可以推倒比自己高一倍的大人。
听完之后,李鸿章没有因被推倒而生气,反而很赞赏小孩的思路,并且愿赌服输,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小男孩:“北洋大臣李鸿章是也。”
说完,小孩立刻被“吓尿”了,扭头就跑。而李鸿章仍对这小孩赞赏不已,对前来迎接自己的船政大臣沈葆桢说:“这小子,居然能推老夫一大跤,哈哈。”
以上为电视剧《北洋水师》截图
《北洋水师》是1992年播出的电视剧,全剧只有16集,上面这段李鸿章和小孩的对手戏大概十几分钟,已经占了全剧2%的长度。这段没有讲北洋水师的建设,没有讲战争,主要目的就在于塑造人物。在这段中,李鸿章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虚心聆听一个小孩子对海军的心得,被小孩耍了也不气不恼,完全一副好好先生的优秀官员形象。
从后面的情节中得知,这个小孩就是少年邓世昌,后来与刘步蟾、方伯谦等一道入读船政学堂,成长为北洋水师的骨干。邓世昌在历史教科书上是无黑点的爱国名将,李鸿章在他小时候就慧眼识珠,并在后来爱才惜才,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这都从侧面烘托了李鸿章的高明,也与电影《甲午风云》有了明显的区隔。
联想到这部剧播出的1990年代初,教科书上对李鸿章的定义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互联网还没普及,为他翻案的声音还无从谈起。这种背景下,该剧能够拿出这么大一段篇幅塑造李鸿章讨喜的性格和宽容的胸怀,实在难得。同时,本剧还获得了当年度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获得很大好评。从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在当时学界、影视界是得到肯定的。
三、2000 年后 为李鸿章翻案的呼声不断涌现
历史背景:互联网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审视古人的可能
1990年代后期逐渐普及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观念的更新。人们获取资料的方便程度极大提高,客观上为大家全方位了解历史人物创造了条件。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为人认可,人们谈论历史人物时,更多地会回到人物所处的时空去思考,而不再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以“上帝视角”观摩古人。
互联网的普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使李鸿章当年的所作所为,更多地被人认可。
李鸿章1896年受邀出访,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合影。当时李鸿章统管清政府外交事务,很多外国人只知李鸿章,不知光绪帝
1896年出访时,德国造币厂铸“李鸿章、俾斯麦双头像纪念银章”一套。银章上对李鸿章的称谓是“Vice Konigs”,德语意为“副国王”
为李鸿章鸣不平,乃至翻案的人,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你行你上啊,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认为,李鸿章身在那个位置,那个时间点,已经尽自己所能做得很不错了,换谁去,都不会有更好的结果,甚至可能更差。
与李鸿章同时代的梁启超就持有这种观点。在《李鸿章传》中,梁写到:“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不得隐忍将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③这段总结下来就两条:1.李鸿章是中国最牛的外交人才;2.即便比李鸿章牛十倍,面对老外也得忍,不忍还能咋地?
从梁启超的文字中,不难感受到清末知识分子那种强烈的无奈感。其实,李鸿章在今人看来,主要的黑点就集中在那些无法设身处地体会的无奈感。
列举一下他的黑点吧:1.每逢大战只想议和不想出战,主和的都是汉奸! 2.为什么每次打败仗谈判都是你去,不去慈禧能杀了你吗? 3.在那么多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不签别人能把你手剁了啊?白纸黑字落着你的名字,你就是千古罪人!
以上三个黑点,恰巧反映了大众在面对历史时的三种倾向:打仗前,主战的爱国,主和的卖国;战败后,捐躯的爱国,谈判的卖国;谈完后,拒不签字的爱国,老实签字的卖国。
这种强人所难的逻辑,都是没站在李鸿章的立场上想问题:自己辛辛苦苦筹建的海军,明知打不过对方,硬打只会把子弟兵都打光,于公于私都是莽撞之举;作为主管外交的官员,谈判是职责所在,去了还有争取挽回利益的机会,不去才是不负责任;战争打败了,光绪、慈禧认可割地赔款,他有不签字的权力吗?
近年来,李鸿章的事迹还是那些事迹,评价却好了很多,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待历史人物开始变得宽容,不再以刻板的条条框框去强求古人,而是更多地换位思考,来理解当事人的难处。
影视表现:《走向共和》过度展现李鸿章的“好”
李鸿章形象的转好,在影视层面有一部集大成的代表作——《走向共和》。之所以说是集大成,是因为该剧把李鸿章几乎所有优点都进行了展现,并且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再加上扮演者王冰出神入化的演技,让观众看完此剧后,大都会喜欢上这个为国为民的国之栋梁。因此自从2003年播出后,就饱受“美化”李鸿章的责难。虽然如此,本剧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少有的口碑“神剧”,豆瓣评分高达9.5(满分10分),将老版《三国演义》(9.1)、《围城》(9.0)、《亮剑》(8.7)等顶尖国产剧甩在身后。
举一个表现中堂大人“高大全”的例子吧。在第五集中有这样一场戏,李鸿章召见北洋水师众将,升帐议事,整顿队伍。这次会议他一共干了四件事:杀一个贪污的人(黄瑞兰),赦免一个私下纳妾、开会迟到的人(方伯谦),表彰一个表现良好的人(邓世昌),激励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刘步蟾)。
这四人中,黄瑞兰与李鸿章关系最近,是他的合肥老乡,一路忠心耿耿跟随其左右。其他三人都是北洋水师的主力将领,但跟李鸿章只能算是上下级关系,称不上亲信。在这一场戏中,李鸿章杀一个,赦一个,奖一个,激一个,起到了聚拢军心、敲山震虎的作用。
这一系列举动,最核心的是杀一个亲信。剧中,黄瑞兰贪污买炮弹的钱,李鸿章原话是:“用石头来冒充炮弹,把银子撸到自己腰包里去了”。
当黄瑞兰被带上来时,涕泪横流求情道:“想当年,中堂大人率军剿捻,背上生了毒痈,是我每天用嘴去吸吮毒痈的脓汁。大人抚着我的头,流着泪道:‘小兰子,日后我这毒痈倘好了,定不相负’”。
每天给李鸿章口吸脓汁,有专属昵称“小兰子”,这些都说明此人是铁杆亲信。然而李鸿章此时的一番话,俨然就是大清国好干部形象:“小兰子,今日老夫若赦了你,那就叫徇私枉法。老夫今天就要负你,因为老夫不能负百姓,负朝廷。”
以上截图来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这个处死亲信的情节,不仅让剧中的北洋众将震撼不已,也同样感动了电视屏幕外的观众。然而这场戏也恰恰反映了《走向共和》这部“神剧”的问题:为塑造形象而在史实基础上做了艺术拔高。
黄瑞兰史上确有其人,是李鸿章的亲信,也确实能力不强,办事不牢又贪得无厌。与电视剧中不同的是,历史上李鸿章非但没有杀他,反而很“护犊子”,帮他求情减轻罪过。黄瑞兰“出事”是因为在旅顺口主持建港时,给亲戚安排工作,做假账贪污等,让较真的德国专家很气愤,跟他大吵,导致工程停工。
朝廷知道后,责令李鸿章查办。李大人的处理意见是,将黄瑞兰撤职。而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他的话很有技巧:“该员貌似质直,而举动任性,办事糊涂,文武将吏皆不愿与之共事。迹其语言狂妄,似有心疾者。臣不敢任徇庇同乡之咎……而其人实不堪任用,虽无实在劣迹可指,若令会同统带水师赴闽,断不可靠,自应作为罢论。”④
大概解释下:“这人看着正直,其实是个逗比,大家都不爱跟他共事(所以德国人看他不顺眼就好理解了)。而且看他言谈举止,估计有心理疾病(咱别跟病人一般见识哈)。我可不是庇护老乡,这人实在不中用,虽然没啥劣迹,但也确实烂泥扶不上墙,把他撤职算了。”
赤裸裸的袒护有木有!一个贪赃枉法之徒,他一句“虽无实在劣迹可指”就给糊弄过去了。虽然撤了职,却没有进一步的惩处,这和《走向共和》里那个“不杀你就有负朝廷,有负百姓”的好干部,实在差得有点远。
结语:
关于李鸿章的争议,直到今天仍没有定论。有很多人仍坚持他是个大汉奸、卖国贼;也有人觉得他的所作所为虽不可饶恕,却也可以理解;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可这位大清国的“裱糊匠”是个有功之人。其实,人都是复杂的,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观摩古人时,一份理解之同情,应在每位读者的心间。
注释:
①陈悦:《英雄梦——追忆<甲午风云>》,《现代舰船》杂志2008年04期。
②刘永峰:《李鸿章谢幕》,《看历史》2011年12月刊。
③梁启超:《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版。
④ 《李文忠公奏稿》,卷五一。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