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门请进来面对面“服务式监管”助民营医院发展
本报讯(记者朱彤)提起传统的监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检查,或是高高在上的会议式的简单传达,很难与积极互动产生关联。然而18日,省卫生监督局把以往的被监管对象——民营医院管理者请到单位,进行了一次名副其实的圆桌会议,一个上午的热烈互动,再次印证了“服务式监管”带来的积极变化。
“对卫生监管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哪些服务需要卫生监督部门进一步完善……”当日9时30分,在省卫生监督局圆桌会议室,副局长梁飞、胡开锋组成的6人“服务团队”,面对敞开门请进来的6家民营医院8位负责人,开宗明义地开启了这场“关注社会办医共筑健康龙江”面对面座谈会。
“多点执业政策虽然放开了,但这些多点执业专家在原单位的学术地位保留问题难以解决,这也成了推进医疗资源分配的潜在阻力。”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副院长王玉兰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现在多点执业需要一年一办,能否延长时间?行业监管省市区都在做,一个月要接待好几拨,能不能简化监管层次?”长庚耳鼻喉医院负责人田璐的问题紧跟而至。
“公立医院可以享受的转诊政策,为啥民营医院不可以同等享受?”“民营医院医生进权威学术机构的障碍能不能设法解决?”“卫生系统的各种政策信息发布能否更通畅,更便于医院对接和比照改进”……瑞京糖尿病医院、爱尔眼科、维多利亚妇产医院等民营医院相关负责人,连珠炮般抛出了一个个困扰他们的问题。
省卫生监督局6位到会人员边听边记,对涉及工作范畴内的问题,马上给出了解答。时钟很快走到了12时45分,梁飞表示,会后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对工作范围内的复杂问题研讨后马上落实;对职责范围之外的,整理后向上级汇报,一定用服务式监管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做好服务。
据悉,为优化民营医院发展环境,共同推动民营医院规范健康发展,省卫生监督局将坚持“服务式监管”,与《黑龙江日报》、《生活报》联合开展“健康向上公益前行——全省民营医院公益之星巡礼”系列报道,对全省优秀民营医院的公益行为予以弘扬。
编辑:左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