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东接受省政府网站专题访谈

11.04.2016  13:42

主      题: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为龙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时        间:2016年4月6日

嘉        宾: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卫东

访谈简介:介绍近年来我省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气象发展的思路、重点工程以及今年的主要发展措施。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东同志来做客。

杨局长您好!

 

    〔杨卫东〕主持人好!网民朋友好!很高兴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目前,气象灾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加不容忽视,请您结合我省的情况做一介绍?

 

    〔杨卫东〕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据统计,最近30年,全球86%的重大自然灾害、59%的因灾死亡、84%的经济损失和91%的保险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

黑龙江省属中温带到寒温带、亚干旱到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春秋风多,并常有霜冻。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区域性显著。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多发,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冰雹、大风和暴雪等。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森林火灾、凌汛、沙尘暴等。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5%以上,具有频发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阶段性等特点。

 

    〔主持人〕近年来,我省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取得了哪些经验?

 

    〔杨卫东〕近年来,全省气象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心全意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

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提高。决策服务成效显著,对农业、林业等重点行业发展的总体贡献率明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气象信息员队伍达到13125名,自建及利用外部门乡村气象大喇叭10135  个、气象电子显示屏2052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963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和因气象灾害损失占GDP比重明显下降。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接近90%,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接近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五年平均达到91.5分,其中三年全国第1名,两年全国第2名。公众认知和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

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与“十一五”相比,月降水预测评分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天气预报综合质量提高7.1个百分点。新一代天气雷达由6部增加到10部,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基本实现观测自动化,四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28.6%提高到100%,全部台站建成了高清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开发了高质量的基础气象数据集,建设了两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成了富锦气象保障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全国首个多脉冲雷电防护实验室、阳明滩生态气象观测站、天气预报业务试验基地和漠河地面气象仪器试验基地等一批气象中试基地。完成了东北人影工程黑龙江项目建设。气象装备通讯和信息化能力明显提升。气象卫星和大气本底业务稳步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明显提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长了23.2%。省政府召开了2次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会议,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的新格局。

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保障气象改革发展的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由4部增加到6部,发布各类标准10项。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气象业务科技、服务和管理等多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气象部门累计投入“十二五”较“十一五”增长78  %,地方政府投入增长81%。各市(地)政府对气象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

总结五年来的气象事业发展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始终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着力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才能保障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好民生。必须始终坚持和拓展具有龙江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发展之路。立足省情实际,适应地方需求,坚持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安全以及防灾减灾为重点,努力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着力提高气象综合实力。必须始终坚持强化基层基础。把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积蓄科学发展后劲,让广大基层气象职工安心工作,奉献边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凝神聚力、狠抓落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气象队伍,形成推动龙江气象发展的强大合力。

 

    〔主持人〕当前,我省气象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

 

    〔杨卫东〕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气象事业发展还存在“短板”。一是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改革发展和核心业务技术水平与先进省份还有差距;三是气象高层次领军人才、干部队伍专业素质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依法防御气象灾害、规范社会气象行为、组织公共气象服务等能力与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逐一破解。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我省在气象发展方面将制定哪些重点工程和重点措施?

 

    〔杨卫东〕“十三五”期间,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着力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气象整体实力实现国内同期中上等水平,一些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进行业气象协调、同步发展。重点构建气象发展“四大体系”和“八大工程”:

一是构建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打造智能化、众创型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平台,努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中推进普惠、支撑众创和监管服务的基础作用,建立规范有序的气象服务管理机制,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构建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打造高水平核心技术攻关团队,提升气象业务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着力构建以科学标准为基础、规范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坚持和发展双重领导、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法规、标准、规划,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重点推进实施气象现代化发展“八大工程”。气象预报预警工程。建成无缝隙、集约化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发展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显著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时效、精细化水平。完善大城市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加强中俄双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联合研发与应用。气象探测基础和信息化工程。建成抚远新一代天气雷达,争取在大庆、塔河、漠河、宝清、北安建设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气象大数据环境,建设面向民生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气象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服务示范区;选取五常、富锦、宁安、富裕等4个气象服务平台试点县针对主要种植品种制定气象服务指标;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发展基于云端的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提升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生态气象创新工程。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黑龙江省生态气象创新能力建设;依托现有生态气象站网布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粮食安全保障等领域开展生态气象观测、业务服务与应用。开展雾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松花江流域预警能力建设工程。建设松花江流域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建立流域气候变化气象数据库,建立流域格点降水预报方法,开展流域重大降雨过程评估方法和淹没模式研究,建立合理高效的流域气象业务服务运行机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保障工程。强化作业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弹药临时存储库建设,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加强对空射击的监控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县级气象台站综合保障工程。加强县级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台站探测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加强艰苦边远地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气象科学管理工程。加强气象法治保障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气象人才保障能力,加强农垦、森工等行业气象标准化建设,开展气象宣传文化与科普示范工程建设,完成科普示范社区、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和校园示范气象站建设。

  〔主持人〕今年陆昊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对此,气象部门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杨卫东〕我们将围绕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方位服务全省“五大规划”和“龙江丝路带”建设。具体的主要措施有三项:

一是突出抓好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和生态气象创新工作。落实好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切实做好农业的趋势预报、气象灾害的准确性及时性预报以及重大气象灾害的地理位置预报。完成省级“国突”项目并开展市县级建设,建成人影机动作业队伍,推进中俄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加快推进建设抚远新一代天气雷达,加强松花江流域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生态气象创新工作。争取今年成立黑龙江省生态气象创新中心,申报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立足黑龙江,联合辽宁、吉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重点开展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气象风险、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时空演变、生态气象服务与生态安全研究。开展以雾霾预报预警服务为重点的环境气象服务技术和雾霾天气遥感监测分析。做好大小兴安岭气象监测网和林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推进气象预报业务现代化。提高预报预测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发展集合预报应用技术、多模式集成技术等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提高数值预报应用和订正能力。强化0-12小时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业务。积极推进气象预报业务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延伸。发展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健全环境气象业务客观化系统。推进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完成全省县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实现全省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运行。开展定量化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业务能力建设。建立个性化、互动型、可定制的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标准规范,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及安全作业能力。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推进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云观测设备建设。开展我省常见天气现象多手段综合判识方法技术应用。为开展负氧离子观测做好准备。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建立气象大数据在线集成与流通共享机制。

三是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完善防灾减灾责任制。强化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监测预测分析,加强流域、农业主产区、林区预报预测。推动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重点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推动将城市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各个环节;发挥好气象信息员和志愿者作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以“互联网+气象”为核心技术驱动、以融入式发展统筹政府与部门资源、以众包模式推动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做好社会化服务体系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开展我省积温带主打品种高产或优质品种标准化指标体系研究。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的气候预测、关键农时及重大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推动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深入建设。加强重点领域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打造“龙江气象”公众气象服务品牌,推进公众气象服务全媒体融合发展。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定制、用户互动参与的公众气象服务。针对生态农业观光、湿地旅游、夏季避暑等深入做好旅游气象服务。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杨局长做客,感谢各位网友收看。

 

  〔杨卫东〕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对气象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