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唱尽家国血泪史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21日电(记者闫睿)“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这首传唱中华大地的《松花江上》,由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填词、谱曲,唱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是《流亡三部曲》之一,成为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畔的东北,物产丰富,曾让日本垂涎三尺。1931年,日寇在沈阳蓄意制造并发动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抵抗,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失守,近3000万军民被迫流亡。
1936年,大批东北军官兵和逃难者流浪在西安街头。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东北人民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和对日寇的刻骨仇恨,触动着当时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张寒晖。
悲愤感同身受。张寒晖遂以北方女人失去亲人、在坟头痛哭的悲切之声为音乐素材,写就了《松花江上》这个如泣如诉的曲调。连着中华民族的亡国之恨、丧家之痛,这首抗战歌曲很快流传开来。
人们走在街巷唱着,“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张洪兴说,歌曲真实地还原了东北民众面对大好河山被侵略、家毁人亡惨景时的悲恸,一词一句体现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与控诉,由此而迸发出不屈的民族力量,是激励、鼓舞东北军民顽强抵抗、重返家园的精神食粮。
当年,西安爱国青年赴临潼请愿,他们向前来劝导的张学良唱起《松花江上》。张学良听了大为感动,一周后发起“西安事变”。
壮烈低回的歌曲,激励着与敌人在东北斡旋14年之久的东北抗日联军。尽管给养短缺、生存环境恶劣,但他们坚持苦战敌后,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牵制了大量日伪军。
如今,91岁的抗联功勋战士李敏和她的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仍会列着整齐的队形,奔走各地传唱这些歌曲和这些不灭的记忆。“这歌声是力量,也是斗争的武器!”李敏回忆说,抗联将士在艰难困苦中不忘初心,唱响战歌、编排话剧的场景历历在目。有的伪军起义、投诚后说:“你们的歌,听了扎心地疼啊!”
张洪兴说,在和平年代,人们每当听到这首歌仍受到震撼,那曾经的悲恸,都化为今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铿锵战歌,鲜血谱就。经典永恒,精神不朽。如今再回味,那唱尽了家国血泪史的旋律仍提醒我们:历史勿容遗忘,和平来之不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