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林于城:城林相护益民益生
如果每天清晨唤醒你的不是人嚣车笛,而是窗前的鸟鸣与树影婆娑;如果早晚健身可以不在封闭的健身房,而是奔跑在有亲水近树的绿道上;如果从家门出来,看到的不是车水马龙,而是人们在城市与自然亲密结合下的花草林木里穿行,马路上没有尘土飞扬……这样“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环境一定被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所中意和向往。
近年来,城市林业随着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发展起来,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支撑作用。然而目前,森林城市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讨亚太地区及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问题和挑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随国家林业局参加了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首届亚太城市林业论坛,并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森林城市。
科学规划助力林建城中战略
由于亚太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多、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城市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生态脆弱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城市林业,并对加快城市林业发展达成了高度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通过增加城市的森林和绿地覆盖,来扩展生态空间,增加生态容量,提高宜居水平。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在首届亚太城市林业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城市林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把城市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确立了城市林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城市绿化只‘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彭有冬举例说,比如,城市林业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了解,中国森林城市建设是在2004年正式启动的。“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处于起步和完善阶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家林业局创建森林城市办公室主任程红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到,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探索了些有益做法,特别是得到了城市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认可。
“然而,这项工作在中国乃至世界仍是一个概念比较新的实践。”程红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包括如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更好体现老百姓的需求上。“现在,理念和目标比较清晰,但措施和机制方面还需要有一个探索和实现的过程。”
对于森林城市建设,如何科学规划实属重要一环。“我们把编制规划和实施规划看得很重。”程红说,一方面,刚性规定每个城市必须编制一个期限超过10年的建设规划;另一方面,明确要求森林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规划落实的过程。还特别提出规划要有“三个载体”的功能。他表示,此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按照人的需要做好森林绿地的文章;坚持综合治理,注重打造协调完备的城乡自然生态系统;坚持师法自然,注重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近自然化水平;坚持城乡一体,注重统筹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坚持政府主导,注重推进全社会共建共享建设格局的形成。
珠海、佛山为城市创森“打样儿”
四月的珠海气候宜人,植物生长茂盛,这里是首批“国家森林城市”之一。而佛山此刻也已温暖如夏,走在森林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寻到绿植带来的庇荫之所,此刻深吸一口气,仿佛真能咂出大自然中空气应有的味道,让人置身城中却远离喧嚣与不净。采访结束后,已是当地下班之时,路边的绿道,公园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有的两两骑车而行,有的自顾跑步,有的孩童在草坪边嬉闹,有的情侣在美景下进行婚纱照的拍摄……也许,这就是森林城市为市民带来幸福感最直观的体现。
目前,全国已有170多个城市在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其中96个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统计,森林城市建设期间,每个城市年均新增森林绿地面积20多万亩,折合覆盖率近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都超过95%。“可以说,森林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林业和生态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提高民众生态福祉和幸福指数的有效措施。”程红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你看到的那些红色地面上画着自行车标识的就是绿道了。”珠海市林业局林业与湿地保护科科长林溪指着近处正在散步的市民对记者说,“由于森林城市建设做得好,每到周末,澳门同胞就会推着自行车过关,然后在我们这里进行骑行休闲活动。”
“珠海的绿道选建主要是靠山边、林边、水边来选择路线。”珠海市市政和林业局绿化科科长彭雅松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如此规划是为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个主题。
创森工作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户外跑步骑行的生态自然环境,作为给市民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创森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
珠海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珠海坚持以“四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珠联璧合、海天一色”的森林城市。具体而言,一是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重点打造特色路段和艺术化节点,构建城市大区域“绿链”。二是加快发展碳汇林业。三是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工程,以绿化廊道为纽带构建“珠联璧合”网路体系。四是全市一盘棋,做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工作。
伴着鸟语花香,记者来到了珠海的社区公园——梅华城市花园。“这里原来乱糟糟的,就是个荒地,根本没人来玩的。”彭雅松说,2012年以来,珠海利用城市快速发展中遗留的边角闲置土地,建成了梅华城市花园等284个社区公园,“把公园绿地修到了市民的家门前。”
在梅华城市花园走访中,记者发现花园中有一块块规划整齐的蔬菜地。此刻,有些菜地里正有人在采摘。“这块菜地是通过上网报名,然后有关部门进行抽签,抽中后分给我们的,只要交一部分管护费就可以了。”珠海市民陈先生对记者说,“城市花园菜地里的菜是自己种的,园区规定只能用有机肥,所以吃起来放心,创森工作的该项创新举动非常受大家欢迎。”
在佛山,森林城市建设正在为工业城市转型探路。由于它地处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毗邻港澳、临近广州,是一个千年的商贸名城。因此,在创森工作的道路上,重点工程建设要抓好,从而打造城市森林的亮点之处。
对此,佛山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佛山市首先以高标准建设森林生态廊道,搭建道路绿网骨架。按照“树木要加大、种植要加密、林带要加宽”原则进行规划。此外,加快水系绿化建设,建成一批高品质滨水景观。“这主要是因为我市水网密集,河涌交错,因此,我们将城市绿化景观与水环境整治紧密结合。”
创森工作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如何打造生态和经济双赢?“首先,投入方面是政府来做,后期会考虑让一些国营企业进入来承担起一个社会公益性的责任。”林溪说。
据统计,2015年,珠海市森林覆盖率35.94%(除去湿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佛山市自启动创森工作以来,市域森林覆盖面积34.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9.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6平方米。
资金与用地矛盾是当前主要挑战
2002年,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林业战略》,明确提出了未来30年中国城市林业的发展目标,规定到2020年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到2030年要使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然而,正如程红对记者所言,目前,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和推进,各方面挑战仍然存在。
放眼亚太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当前,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用地矛盾。”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王成表示,接下来是薄弱的管理、决策者有限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缺少公众参与、缺乏资金投入、缺少城市林业专家以及较低水平的经营。他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坦言,其中,除了土地矛盾和管理较弱以外,其他各项都是城市林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也反应了亚太城市林业发展的基本状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密集对环境资源需求增大、城市林业起步晚普及程度不够的问题,也反映出今后需要加强本地区城市林业的研究、实践、宣传推广等工作。”
对此,程红也表示,土地上的压力源于当前发展城镇化,各方面对土地都有需求,“目前,中国处于以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很多没有解决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下的地区,要拿很多土地来做生态建设压力还很大。”
程红补充说,“由于城市森林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个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过程,所以资金的投入很难看到直接的经济回报。”在他看来,该项工作收获到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回报,所以资金方面压力很大。
王成还表示,各国对城市林业多种利益和效益的关注程度相对集中在美化、游憩、净化空气和降温节能等方面,而对城市森林具有的减少水土流失、调控雨洪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等利益和效益还关注不够,需要我们今后加强这些效益的相关研究与宣传推广工作。森林城市建设为市民平时生活与休闲提供了自然健康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