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林口 “合作社+农户” 农民抱团取暖奔“钱”途
春季是播种的季节,不少农民朋友们正打听消息,盘算着今年种什么更赚钱。林口县的王艳侠一家没考虑别的,还是选择已种了6年的红树莓,因为她所在的红树莓农业合作社的基地面积大,每年都有贸易商上门收购,收益比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高很多。
据了解,王艳侠家种植的红树莓在这里深加工后,被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正当记者惊诧于他们取得的成就时,王艳侠的儿媳郑露说:“单靠一家的能力肯定不行,正是我们合作社有了规模,才在市场竞争中有了优势。”
7次考察 近300户农民加盟种植红树莓
牡丹江林口县近年来靠种植红树莓而致富的农户很多,但在2010年前并不多见,可以说,王艳侠家是第一批“下海”的。2007年,王艳侠的丈夫李志刚出差途中,在火车上听说种红树莓能赚钱,回村后就和家人琢磨起这件事的可行性来。他发现,树莓在世界上被誉为“黄金水果”,在欧美市场上售价一直很高,红树莓的耐寒性强,黑龙江省尚志市已有了种植红树莓的先例。
“想来想去不如实地看看。”王艳侠说,当时家里有台客车,便拉着村里农闲的妇女去尚志考察,前后算起来,村民去了4次,村干部也去了3回。那时,村民们心里都很纠结,这一考察就是三年,最后,4名妇女和王艳侠一起成立了女子种植合作社,一起种红树莓。
经过6年的发展,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现今已经有近300户农户参加到红树莓的种植环节,合作社的基地范围也不断扩大,总面积达1500亩,产量在1500吨左右,在林口县莲花镇的柳树村、莲花村,以及林口县其它乡镇的2个村和4个林场都有种植点,每亩地的净利润在8000元以上。
不仅如此,种植红树莓还给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增加了收入。由于红树莓不宜保存,必须迅速采摘并进行冷冻处理才可保鲜,而农户们的种植面积又较大,因此需要雇人采摘。柳树村的村支书扈艳彬介绍,每到7至8月份的采摘季,种植户都会雇人采摘,一个人一天采摘费大概在100元左右,丰产时会达到120元。
合作社种植面积大 引来贸易商上门收购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不用操心,从选苗种到田间管理,都有专业的技术指导。收获后,贸易公司会用保鲜车把冷冻好的鲜果运走,出口至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王艳侠说,尽管种植的地理位置偏僻,但由于产量达到了一定规模,贸易公司也愿意专程来收购,合作社的农户不用为果实卖不出去而发愁。
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也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最为重要的是政府解决了交通难题。李志刚说,柳树村毗邻莲花湖,遇到多雨的夏季,村里通往村外的道路就会被水没过,运输就成了难题,农户种植的红树莓储存过量,来不及冷冻,就会烂掉。当地政府得知后,抬高修建了附近的路面,保证在雨季运输车辆也能正常通行。
今年,王艳侠和家人不种其它农作物了,因为他们要专心开拓国内市场。他们家已兴建了红树莓深加工的生产线,把红树莓鲜果做成果汁、红酒、罐头等便于储存、运输的产品,产品在国内一线城市销售,今年要寻找更多代理,加快成长步伐。
有着商人头脑的“新农民”
两栋被粉刷一新的厂房、数台大型生产设备、精美的产品包装……记者参观了王艳侠家的生产线后,着实惊诧了。
王艳侠一家在红树莓种植、产品经销上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抓住了一个好机遇。在2010年王艳侠与李志刚开始种红莓前,他们就有计划地进行了市场考察,并没有盲目地直接种植。红树莓采摘的时候,恰好在农民“挂锄”后,仅凭这点便有了让村民尝试的理由,因为种红树莓不影响主要作物的种植。
而农业合作社这种形式,对红树莓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一方面合作社的规模大,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合作社有最低收购价,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合作社里的种植大户都赚到了钱,投资有了回报。(方圆、冯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