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扶贫攻坚战第一书记打头阵
去年以来,针对县内7个省级贫困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26个村,林口县委制定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33只“头雁”凌空而起,带领着那里的党组织和党员向着两年内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摘帽”的目标,展翅翱翔。
“争取在两年内让向阳村村路通畅、村民富裕、村内有产业。”在龙爪镇向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德福的驻村日记中,这样的思路跃然纸上。他组织村民进行沙棘种植和玉米种子繁育。2015年,种植沙棘的村民每亩收益2000元,繁育玉米种子的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
林口县委在选派村第一书记时,不但听取第一书记候选人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提出“双保障”制度:把具备农村工作经历,有农林、畜牧、规划、法律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作为候选对象,保障村第一书记熟悉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村第一书记与原单位完全脱钩,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村党组织,吃住在村、驻村工作,所在乡镇党委为第一书记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县级财政为每位第一书记每月发放1000元的生活补贴,并对交通费用实报实销,保障第一书记的基本生活。
为了建立长效的精准扶贫机制,林口县委还要求第一书记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帮扶成果持久化,通过与派出共建单位共同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质量要求,形成“帮扶工作台账”。在实施帮扶的过程中,县委还规定村第一书记须每季度向乡镇和所驻村进行述职,并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农委、发改局等部门,对其工作和立项情况提出意见和整改方向,保证帮扶制度、扶贫项目立得住、行得远。建立长效机制,也是派出单位和县委组织部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截至2015年底,林口县33位村第一书记共确立沙棘种植、肉牛养殖、能源开发等致富产业项目8个,帮助所在村制定农业生产、泥草房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等发展规划43个。(冯春涛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