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以解难题为抓手铺实“最后一公里”
本网讯(赵敏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林甸县东兴乡福兴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在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落实服务举措上下功夫,着力打通、铺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寻根溯源找问题 明确服务方向
教育实践活动中,福兴村党支部主动向乡党委申请抽调专人,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公开评议,通过民主测评、单独谈话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59条。村干部带着意见簿,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掌握村民遇到的难题26个,当场解决12个,研究后予以解决14个。
福兴村在每个自然屯设置了信息发布栏和征求意见箱,并以此为平台对村里的党务、村务等进行公开。通过听“民声”,访“民难”,汇“民情”,深入了解了村民的所需、所求、所盼,明确了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整改方向。
立足民情出实招 落实服务举措
福兴村党支部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服务载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围绕促民富,大力发展立村产业。福兴村利用紧临北引总干渠的优势,组织农民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实施“旱改水”工程,建成了市级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700元。同时,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成立了清文水稻种植合作社,组织43户农户加入水稻合作社。引进了陆河牧业有限公司水稻生产加工仓储企业,初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模式。
围绕解民忧,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按照林甸县“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通过深入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3个自然屯相继整屯搬迁进入了小区。为了让弱势群体住有所居,村集体出资建设了51户免租房。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今年该村通过多方筹资,新修红砖路1.6公里,通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还筹集资金64万元,建设村小学一所。
围绕化民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全村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为组长的田间党小组7个,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党小组解决不了的交由村里研究解决,村里解决不了的请示乡里帮助解决”的原则,形成了乡、村、组分级调处的大调解格局。为了有效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村里统一组织对全村土地进行了丈量,共清理出耕地448亩,收回到期承包机动地970亩,并将清理出的土地全部分给农户。
夯实基础强保障 确保长效服务
福兴村党支部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服务能力,加强村级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强化村干部服务能力。福兴村党支部采取村集体领学、村干部主动先学、党员带头自学以及带动农民分头学等方式,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村里十余次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并掌握了科学种田方法。针对今春气温偏低,稻苗出现立枯病的问题,村党支部将农技专家请到育苗棚室,现场指导农户如何防治。
加强村级服务组织建设。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村里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主任、各田间党小组组长为成员的调解委员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上半年解决各类矛盾纠纷52起。
健全完善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福兴村党员干部做到“包片儿”走访全覆盖,通过全面摸底,建立了定期走访、专题走访等工作机制。建立了民情直达制度,变“上门认亲”为“长期结亲”。通过落实责任网格、建立“贫困户档案”等跟踪措施,进一步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建立了成效评价机制,把“是否办过惠民之事、群众评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村干部结亲”成效的标准,实现了村干部主动服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