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教育实践活动刮“四季风” 为民成“新常态”

08.05.2015  11:19

  记者 李飞

  去年10月的一天,大庆市委常委、林甸县委书记吴海宝的岗位手机响起。群众反映,红旗镇某村官的外甥采取威胁恐吓手段,将村民外雇的玉米收割机撵走。理由是,该村官家也吃这碗饭。接到指令,镇领导和民警赶到现场,经核实,寻衅滋事者被拘留7日、罚款500元,村官也当场挨批。

  “县里向全社会公开的领导岗位手机有100多个,还不包括乡镇级的。半年来,仅吴海宝直接交办的事项就超过了90件。”林甸县创新群众工作服务办公室主任任传道告诉记者,“创新群众工作,我们直面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禁得起百姓找、下定了决心搞。”

  学就学出个样子干就要成为习惯

  去年9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庆总结会后。“教育实践活动不能‘一阵风’。我们要继续巩固扩大取得的成效,并延伸固化到实际工作中,刮‘四季风’。”此前,林甸县取经“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经过4个月的酝酿、筹备,逐渐理清了符合本县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脉络。

  “学就学出个样子,干就要成为习惯。”在县委常委会上,吴海宝点明了创新群众工作的着力点:整治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吃拿卡要、冷横硬冲等问题,竭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此,林甸成立了创新群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服务、接待、维权、督查“四个办”和问责、考核、宣传、保障“四个组”。各乡镇成立维权中心和服务中心,社区成立综合办公室、维权中心和服务中心,村级成立维权办公室和服务办公室。同时,在县、乡镇、社区、村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第三方评价委员会,负责涉农涉地、涉法涉诉、劳资人事、征地拆迁等各类争议较大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第三方评价。优化服务流程,明晰四个主要环节。畅通“接”的渠道,确保群众有事找得到人;提升“转”的速度,确保群众的事第一时间有人管;落实“办”的责任,迅速组织落实;把握“馈”的时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县里为职能部门岗位责任人配备了岗位手机,面向百姓开通了两部热线,印发了8万册《服务群众手册》。干部明确了服务流程,群众知道了有事到哪办、找谁办、怎么办,构建起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收集、交办处理、综合维权、监督问责、考核评价“一条龙”服务体系。

  手机“随身听”微信即时办真拿群众当回事儿

  记者在林甸县创新群众工作服务办公室采访,任传道拿出岗位手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原本规定工作时间开机,现在我们都自觉做到24小时开机;建立了干部微信群,近百名领导真名实像在线,保证群众的每个诉求、反映的每个问题都有追踪、有着落。”

  有调解土地纠纷的,有处理供暖问题的,有反映保险问题的,有因困求助的……面对民情民声,岗位手机、干部微信群“听力”真切,“身手”快捷。接到群众电话,相关部门领导必须3小时内回复;所有持岗位手机的干部均已加入微信群,老百姓反映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大家通过微信交流、集思广益后妥善解决。

  如何保证岗位手机畅通、干部微信群有效?任传道说,现在公开的岗位手机已覆盖到乡镇、村屯头头和乡镇农业站、畜牧站、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站、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县里规定,工作时间必须开通,禁止别人代接,关机被查实就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县领导督办意见通过微信群即时发送,服务办跟进督查落实,禁止别人代办。县领导不定时“查岗”,信息发出后,半小时之内微信群所有干部必须到群里“报到”,否则就通报批评。

  据统计,创新群众工作启动近7个月来,全县共受理群众来电、来访2916件,办结2339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90件,问责28人,其中党纪处分5人、诫勉谈话14人、批评教育8人,辞退1人。

  打开百姓“心锁”汇集源源不竭正能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创新群众工作中,林甸的这把“钥匙”就是干部脚踏实地真诚为民,用“理”、“法”、“情”打开百姓“心锁”。

  林甸县司法局局长韩德龙告诉记者,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第三方评价委员会由87名评价代表组成,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老干部、社区干部和居民、村干部。大家古道热肠,出以公心共评价了536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百姓难心事。其中,14大类、437件盘根错节的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合同、劳动争议、损害赔偿、医疗等纠纷成功说和。

  “这些事,有的法院不受理,有的不服判决,有的信访走不通,有的没有头绪,有的多年没结果。但通过第三方评价,绝大多数得到消解。”韩德龙感言,“千难万难,政府担在肩上,扛下来了。”

  群众的话有处说了,群众的事有人管了,群众的难有人解了,群众的心气儿顺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效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政府的认可度、支持度悄然提升。

  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汇集成源源不竭的正能量。而这,正是活水之源,正是无价之宝。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