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各学院扎实推进校外特色产业基地春播工作【备春耕科技支农活动系列报道二】

19.05.2015  11:40

      备春耕至今,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及各相关学院结合今春全校备春耕生产科技支农服务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本单位科技人员,走进基层一线,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和指导校外林甸、五常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及其它县区春播生产、畜牧养殖、棚室生产等工作。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4月1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永清、动科学院张永根教授、生命学院岳奎忠研究员等一行深入到852农场、850农场指导奶牛生产。在852农场,我校一行与农场党委书记吴转丰、副场长陈树斌及科技园区、畜牧科负责人等进行了座谈,针对在建的2400头标准化奶牛场,专家从技术人员岗前培训、饲养管理、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粪污处理、饲料储备等方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在牧场施工建设现场,我校专家针对软硬件建设问题,从地面设计、运动场规划、饲料饲喂路径及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我校专家现场指导852农场标准化牛场建设

      4月2日,在850农场,我校科技人员一行现场查看了卫星奶牛小区牛舍分布、饲料青贮、牛群状况、挤奶间及设备、料库、羊草贮藏区等,并从牛粪处理、排水沟渠、安全防火、卫生状况、饲料饲喂等方面给予了现场指导。随后,我校专家与完达山乳业集团副总肖洪亮、850农场场长刘家明、副场长纪军及畜牧科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良种繁育、疫苗接种、粗饲料饲喂、小区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在850农场科研中心为50多位养殖户进行了奶牛科学饲养知识集中讲座和互动交流。

我校专家为850农场养殖户开展专题讲座

      4月15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永清、农学院副院长杨德光、生命学院研究员岳奎忠等一行赴林甸县特色产业基地,与林甸县委副书记张希发、副县长李洪杰、辽宁百姓集团总经理王镭及县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县委经济工作部等相关负责人就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事宜进行座谈,并现场考察了百姓集团种植业园区、甜玉米加工车间和养殖业基地,对企业目前开展的项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意见。

我校专家与林甸县有关部门、百姓集团人员座谈

我校专家参观考察百姓集团甜玉米加工车间


园艺学院:
      进入今年备春耕以来,园艺学院累计组织设施、蔬菜、果树等领域专家100余人次,先后赴大庆地区、牡丹江地区、呼兰区、双城市、七台河市等地市及企业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园区规划等,推广示范我校果蔬新品种和新技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合作社社员、棚室大户及农民1000余人次,发放果蔬种植技术明白纸近500余份。

园艺学院科技人员指导七台河市棚室蔬菜生产

科技人员指导甘南县兴十四设施农业园区棚室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紧紧抓住备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积极组织专家深入县区及合作社,指导生物肥料生产和科学施肥。
      4月19日,徐风花教授深入到呼兰区大用合作社肥料厂,指导技术人员生产生物肥料。
      4月25日,孙磊副教授赴绥化新源管区郎家寨,指导当地马铃薯科学施肥,并从施肥用量、施用时间等对当地马铃薯种植户进行现场培训。5月2、5、6日,姜佰文教授、赵京考副教授分别带领研究生深入呼兰区大用镇沈八村和海林农场指导玉米优化施肥。

我校专家在沈八村播种现场调试播肥量

      5月9、14日,刘元英教授先后到双城区、嫩江县指导直播水稻播种施肥,与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储粮嫩江基地的地方专家座谈,并为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举办了“农作物优化施肥”技术讲座,指导当地水稻应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及玉米大豆科学施肥技术。

我校专家指导旱直播水稻播种施肥

      5月12日,彭显龙教授深入五常市龙凤山辉煌村指导当地农民水稻科学施肥。

食品学院:
      4月7日,食品学院韩翠萍教授、侯俊财教授参加省人社厅黑龙江“海外赤子为国服务”活动,深入齐齐哈尔市及齐齐哈尔瑞盛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协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在瑞盛食品制造有限公司,针对企业提出的“再造米生产过程中出现裂纹、碎裂,研发的“营养方便米”加入开水后总是在水面上“飘着”、口感不好”等问题,我校专家给出“适当调整一下产品原材料及再造米干燥过程中要根据添加谷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烘干参数以减少碎米问题,在营养方便米中添加小麦的糊粉层作为粘结剂,增加方便米的密度已解决“飘着”的问题。”
      4月25-26日,食品学院副院长李晓东教授、副书记高汉峰深入福建长富乳业有限公司,深入调研公司技术需求,并与公司相关人员商讨毕业生分配事宜。李晓东教授还在“五一”放假期间,深入湖北欣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指导该公司DHA在乳粉中的应用,并给全体技术人员培训。

我校专家深入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调研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4月8日、12日和5月4日,动科学院宁方勇老师结合“三区人才”计划实施,先后三次深入到巴彦县、杜蒙县泰康镇、呼兰区东沈村,分别从毛皮动物产仔期和生长期、产仔期及哺乳期、春季养殖技术要点三方面为当地300多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户举办“毛皮动物养殖技术”专题培训,并现场解答养殖中出现的诸如“食毛与自咬、分窝仔貉不爱吃食、狐狸出血性肺炎”等常见问题。

巴彦县毛皮动物养殖技术专题培训现场

杜蒙县泰康镇专题培训现场

呼兰区东沈村专题培训现场

经济管理学院:
      4月28日,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翠霞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永清带领经济管理学院3位专家,深入东方粮仓稻谷产业有限公司五常基地,现场考察了立体育秧车间、棚室育秧基地,并与稻米生产、产品销售、种子繁育等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座谈,针对基地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调研,并就种子繁育、检测中心设立、项目合作、新产品研发等校企合作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
工程学院:
      5月2日,工程学院院长陈海涛、副院长周福军等到巴彦县天德农机合作社指导春耕生产,并组织召开2BMFJ-DL4型、2BMFJ-BL5型多功能原茬地精播机示范现场会,陈海涛向参加现场会的哈尔滨市农委、巴彦县有关领导及农户介绍了多功能原茬地精播机结构及原理,与会人员勘验播种施肥质量后给予一致好评。

巴彦县原茬地精播机示范现场会现场

内蒙古海拉尔区马铃薯播种机作业现场

      5月2日,工程学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李紫辉教授、李季成、刘中原老师一行在内蒙古海拉尔区也进行了马铃薯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
      据不完全统计,备春耕科技支农活动期间,我校各相关学院专家和科技人员共下基层(企业)指导农业生产300多人次,现场咨询、培训、指导农户4000多人次,服务于10余个共建县市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春耕生产。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编辑/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