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依托林区资源带动林区农民致富

31.12.2014  15:30

      近年来,黑龙江省桦南县紧紧围绕“致力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崛起,实现职工富裕,带动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依托林区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充分利用林区资源和生态地理条件,将大力发展林菌、林果、林药等作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线。充分调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非林替代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桦南县林业经济和县域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带动林区农民发家致富。截止到目前,发展人工种植食用菌1.5亿袋;坚果林大榛子13000亩;蓝靛果、黑豆果等浆果林1500亩;以紫苏、野生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草、防风等为代表的中药材培育25000亩。林下经济产业总面积达10万亩,农民人均林下经济收入1200元,占县域农民经济收入的11.7%。食用菌、大榛子、紫苏等系列产品,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桦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把发展林下经济做为破解林区农民“增收难”的根本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为林下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加大领导力度,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采取广播电视讲座、典型示范、发放宣传单、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和优点好处,多方吸引农民积极加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队伍。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性文件,积极投入政策资金,提供有效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并在信贷服务上,积极协调信贷服务部门,帮助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合作社贷款,用于项目投资、运转。在税费收缴上,对农民及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的林产品实行免税。同时,在争取项目扶持和科技培训等方面都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大幅度倾斜,以全方位的政策扶持,有力地推动全县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桦南县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项目,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立足林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鼓励引导林区农民、乡镇百姓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林下经济产业项目,促进增收,发家致富。

      县委、县政府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之初,以发展黑木耳产业做为突破口,大力宣传、引导、扶持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建立基地、辐射带动、成立合作组织、政策倾斜、规模发展等一系列有效举措的落实,黑木耳产业在桦南县逐步形成较大规模,全县已累计发展到1.5亿袋,仅孟家岗镇、石头河子林场两个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户,年生产食用菌就高达8000万袋,全县黑木耳年纯收入可达1.5亿元。同时,积极引进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入驻桦南,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为逐步将县域特色品牌推向全国各地,做大做强桦南林下特色经济,带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2年起,发展坚果林大榛子产业被桦南县委、县政府列入重点林下经济产业项目,三年来,经过政府积极引导、政策资金扶持、典型示范带动、科学技术指导等有效措施,使全县大榛子产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组建“桦南县大榛子栽植专业合作总社”,增强了全县大榛子行业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建立大榛子种苗繁育基地,为农户提供抗寒性强、可安全越冬的优良品种,有效解决了大榛子栽植成活率低、三年后不挂果的问题;通过在驼腰子林场、青背林场、向阳林场和闫家镇公平村建立典型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10个乡镇、9个林场栽植大榛子面积达1.3万亩,带动林农500余户,有利促进了全县大榛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发展大榛子农户苗木补贴款项,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大榛子种植使林农增收930余万元,预计五年后,仅大榛子产业一项就可为桦南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与生态效益“双赢”,使桦南县在发展大榛子产业上,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好路子。

      2014年,桦南县委、县政府将大力发展紫苏产业做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又一重点项目,纳入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强力推进。并积极借鉴黑木耳、大榛子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驼腰子镇、孟家岗镇建立紫苏栽培基地,在大棚建设、种子费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县已发展紫苏产业达20000亩,预计收入可达1500万元。在未来3年林下经济发展中,桦南县将在10个乡镇大力发展紫苏种植,重点建设10个千亩林药产业基地,并引进企业入驻桦南,开发紫苏精深加工项目,逐步建立对韩出口基地,促进紫苏产业规模发展,全力打造黑龙江省紫苏产业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