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社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留下更加坚实检察足迹 ——二0二0年新年献词
问候、祝福、立目标,还有跨年留下的诸多感慨,你的指尖或许还没滑完朋友圈,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掠过泰山,直抵昆仑。你好,2020;你好,亲爱的读者。
回首2019的征途,走来的路依稀可见;站在2020的起点,2019高亢的回响不绝于耳。
是的,我们刚刚一起度过灿烂辉煌的2019。这一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鹰击长空,铁流滚滚,气吞万里如虎,和山呼海应的交响,一齐凝聚起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登高望远,举旗定向,“中国之制”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这一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迎五洲客,计天下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点燃合作的热情;这一年,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尽锐出战,减贫千万,宣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这一年,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释放积极信号,冲破逆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的回头浪;这一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伶仃洋畔,莲花吐蕊,“一国两制”写下惊艳的小城传奇;这一年,完整版民法典草案横空出世,84章、1260条,每一条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时代的强音铿锵有力,法治的和弦穿透人心。2019年,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我们,砥砺前行。这是深化改革的一年,我们的内设机构迎来重塑性变革,形成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法律监督格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办案质效更上一层楼;这是司法为民的一年,我们兑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的承诺,办好了许多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是担当作为的一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推开,我们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这是涤风正气的一年,我们用公益诉讼维护英烈名誉,唱响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正气歌,为社会注入强劲正能量;这是充满感动的一年,“三区三州”有我们巡讲的身影,“少年的你”考上大学,法治的暖阳无远弗届;这是自豪喜悦的一年,在国庆群众游行的民主法治方阵中,全国模范检察官施净岚登上了“宪法彩车”……这一年,我们也看到,孙小果再次被判死刑,湖南“操场埋尸案”昭雪,潜逃20年的劳荣枝落网。这些事件有的也许你并不熟悉,却都在向你我昭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法治的力量从来不会遗漏任何角落。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的检察工作如何做到与党同心、与民同心、与法同心?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不断自省:我们的检察服务是否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守在群众身边?我们的检察产品离群众的更高期待还有多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进一步发展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我们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为评判标准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将当事人涉司法案件视为一个案子,司法机关办案的不同程序环节计为案件,力争改善“案-件比”;我们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服务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们拓展公益诉讼范围,由“稳妥积极”转为“积极稳妥”,探索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公益诉讼……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2020年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推进改革的工作依然繁重,法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遵守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检察履职能力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更多的法治红包惠及人民群众,在实现复兴梦想的伟大征途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留下更加坚实的检察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