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年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三大重点
2014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这40次会议的重点问题是改善民生、简政放权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分别在议题中出现了26次、23次和10次,其中简政放权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焦点一:改善民生
“给最贫困的老百姓办事还‘谈价’,良心上不忍啊!”
“让千家万户受惠才是真‘政绩’!”
“我们既然决定修法,就要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出发,对那些丧尽天良、蓄意害人的违法犯罪分子,要通过修法,给予他们最严厉的处罚!”
“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
……
2014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议题至少出现26次,位居各类议题之首。
棚户区改造、“呼吸保卫战”、发展大众体育、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养老金水平,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残疾人民生措施,促进贫困儿童发展……常务会议上的这些议题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一再被强调。
“本届政府切切实实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过去我们在建设中有一些薄弱环节,这26次讲民生,其中包括消‘盲区’、兜‘底线’、补‘短板’,给社会安上一个安全阀,让每一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与改革红利。”
这一切也印证了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之始的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占斌说。
焦点二:简政放权
2014年是深改元年,简政放权是“剪刀手”李克强总理发力的重点。“简政放权不是围绕权力增一点还是减一点的问题,而根本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对政府权力做出重构安排,实现政府的自我革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必须攻克的堡垒。”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表示,“它有利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有利于加快社会和基层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有利于加快政府自身改革。”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本届政府要将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承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2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
“我跟你们‘交个底’,这个任务难度很大,但必须完成!我们必须要充分依靠市场力量、激发社会创造的潜力。希望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阻碍政府工作的大目标,那样做得不偿失。” 2014年3月19日,两会刚刚结束,李克强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时,他态度坚定地说。
目标确定,雷厉风行。根据人民网记者梳理观察,2014年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23次提及简政放权。从大幅下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列出权责法定的“三大清单”,到金融、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从政府对企业投资“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到一批企业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被破除,企业投资自主权正不断提高,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记者梳理还发现,一年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17项,年初承诺超额完成。
焦点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专家们表示,2015年将会是一个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力之年,这一命题也将被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上。随着“一带一路”的理念变为现实,上海自贸区模式逐步得到推广,政策利好不断推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对于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意义十分重大,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崭新舞台,在国际开放新格局下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事实上,如果说“简政放权”是2014年政府工作的“先手棋”,那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则是国务院打好的一场“主动仗”。
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到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从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完善负面清单,到自贸区以一变四,“试验田”四地推开,不断深化,不断扩展,层层递进,多点开花……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10余次聚焦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仅12月一个月内便有两次会议关于促进外贸发展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张占斌表示,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如果不加大开放的力度,将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面临被动局面。
“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新一轮对外开放除了直接带来的对外贸体制的改革压力外,这种‘高端开放’,还将带来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动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