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后工作怎么找?找工作必要“北上广”?
小叶(化名)开学报到的这天,3月5日,刚好是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学校食堂的电视在直播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小叶很认真地听着,寻找自己关注的“关键词”——就业。
小叶就读的是地处珠三角的一所大学,她还记得4年前高考结束时的风光:“拿到法律专业录取通知书那天,家里请了3桌,我爸站在门口发烟,我妈笑得合不拢嘴。”小叶来自陕西安康,上大学后,一直很努力。“学生会待过、四六级考过、奖学金拿过,大学4年仿佛自己身处宇宙中心,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这种感觉在小叶过年回家之前,已经完全被找工作冲淡了。
“递过去简历,人家觉得学校一般。面试的时候,人家觉得长相一般。最重要的是,父母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自己闯了。”
最近,小叶在思考,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发展?有没有其他路可走?
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23次提到了小叶所焦虑的“就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作为749万分之一,小叶在报告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找工作不必非要“北上广”,小城市的空间和机遇可能更多
作为80后人大代表,冼润霞对于小伙伴们的就业焦虑更多了一点关注。
她是小叶的同龄人,在找工作时也有过类似的焦虑。
跑过无数招聘会,冼润霞终于在广州一家银行找到一份工作。“但做了一段时间怎么都感觉心里不踏实,没有那种你很喜悦、很有冲劲的感觉。”在润霞眼中,“我明天得工作”和“明天我又可以工作”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广州是很好很大的城市,发展快,生活节奏也快。但我是一个很喜欢大自然的人,不喜欢脸贴着脸挤在公交车上,马路很宽阔但全都是不认识的人,视线范围内全是一栋栋楼,这不是我要的。”
说这些话时,润霞已经离开广州,在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做了5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大城市机会多,但是竞争激烈。我不觉得小城市的发展比不过大城市,相反可能它的空间和机遇会更多”。
当了村官,家长理短,鸡毛蒜皮,润霞都要关注。她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什么特别轰动的事,做的都是日常的事。”农村污水河治理、留守儿童教育、修村口那条坑洼的路,都是润霞关注的点。
去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当着总书记的面,润霞一口气提了4条“建议”。“既然我是村官、我是人大代表,就要把基层的声音带上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律师通过中国青年报记者给小叶支招。“我们律师这个行业每年都会招聘毕业生,每个用人单位都喜欢那些做事非常认真的、材料写得好的同学。在单位里,不要总想着‘高大上’,把一件小事认认真真做到最好,这个是大学毕业生应该有的态度。”在朱律师眼中,工作地也不必非要选择“北上广”,只要肯干,每个地方都能出彩。他还建议小叶要“转变心态”,找不到最满意的工作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积累经验最重要,也可以为以后的创业铺路。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