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情就是命令——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应对入汛以来首场大范围暴雨纪实
7月18日至21日,黑龙江省多地遭遇强降雨,38个区域站、3个本级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尚志市珍珠山乡平林林场营林屯站6小时监测实时最大降雨量达173.5mm,属特大暴雨,五常市龙凤山站132.8mm、冲河站113.7mm。雨情就是命令。关键时刻,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层层压实责任,密切监视雨情发展,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全力做好强降雨过程的服务保障,打赢了这场抗击暴雨灾害的“歼灭战”。
打好“提前量”,气象当先导
“要加强牡丹江市等东南部地区强降雨天气预报的针对性指导,做好监测预警,提升预报服务的准确度。”20日18时,省委书记张庆伟通过电话连线省气象局,对做好强降雨天气指导预报服务作出明确指示。
20日,省长陆昊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部署汛期灾前灾后应对处置工作,要求气象部门要尽最大可能提前预报,为工作应对和必要的群众转移赢得时间,相关市地县区接到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部门雨情预报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工作部署。
针对18至20日的强降雨过程,副省长吕维峰作出批示,要求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全面掌握情况,早预警,早布置。
20日11时,黑龙江省政府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省气象局以传真形式向水利、国土、农委、安监等31个单位发送响应通知,并提示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各部门迅速部署。
省气象局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哈尔滨东部、牡丹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省民政部门及时将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转发至各地,要求各地民政部门提前做好预防。
17至21日,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等单位发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5期、专题预报2期,向防汛办、应急办、交通、供电、通信等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期、强对流警报4期,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各1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对预警区域用户全网发布预警信息。
省市县三级强化联动,针对哈尔滨市东部、牡丹江市降水强度较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省气象局特别电话通知省政府应急办、防汛办及省农委加强防范,哈尔滨市局联合国土局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牡丹江市局启动了暴雨三级应急响应。
“快”字当头,全流程服务
“各级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加强滚动预报,提升服务效益。”20日20点30分,省气象局局长杨卫东在省市县三级专题视频会商时对进一步做好强降雨天气过程服务作出部署。作为会商会主会场的省气象台预警中心灯火通明,预报员们正争分夺秒地分析天气形势,利用预警发布平台指导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三地业务人员赶在下一轮强降雨到来之前做好天气预报和预警发布。
哈尔滨尚志市是受强降雨影响的重点地区,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气象局于17日起开展暴雨滚动预报,24小时不间断向防指等汇报雷达分析和未来天气、降水趋势,共发布3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应急、防指、公安、安监和电视台等各部门及时转发气象局的服务信息,当地政府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成功转移和集中安置避险群众4256人次。
运用现代化成果,服务暴雨预报
省气象局运用格点化预报手段应对强降雨过程,建立了省级网格预报岗位流程和网格预报检验业务,实现气象要素的站点、格点实时检验评估;每日两次制作完成省级气温、降水等要素网格预报并上传至中央气象台,对下级气象台发布网格指导预报产品;对网格预报客观订正技术进行研发,开展省级本地化多要素网格预报释用。
黑龙江省气象台台长曲成军说:“针对性开发的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涵盖数据共享、监测预警、预报订正、制作发布、检验评估等多项预报流程,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实现了时间尺度和空间格点的精细化预报,为汛期强降雨预报提供了支撑,大大提高了在汛期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中的效率。”
由省局自主研发的省市县管理与业务一体化平台采用“云端部署+终端应用”模式,集精细化观测、预报、服务、管理,以及智能化天气分析、识别、预警、服务等主要功能于一体,为有效抵御强降雨过程“锦上添花”。(陈健,袁长焕)
(编辑:陈健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