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粮也要水 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试点统筹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见闻

23.03.2016  12:24

  春回大地,农事渐忙。2014年起,国家在华北地区开展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记者日前走访这个地区的春耕情况时发现,尽管今年渠灌多了、井灌少了,节水灌溉多了、大水漫灌少了,耕地轮作休耕、农业水价改革等逐步推开,但在这个国内最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区和国家重点粮食产区,“要粮还是要水”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两难抉择。

   渠灌多了 用水少了  

  三月春暖,麦田青青。记者来到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深州市农村,只见沟渠水满,村民正引水入田、唤醒蛰伏一冬的麦苗。

  深州所在的衡水市是华北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漏斗出现最早,超采面积最大、最严重的中心区域。深州有120多万亩耕地,渠灌面积最多时达90万亩,后萎缩到40万亩,打井灌溉逐渐增多。经过两年治理,深州又恢复渠灌10万多亩。

  “现在一个浇水队10来天就把全村地浇了,比起井灌来省工、省时、省钱,而且渠水比井水暖和、水质好,庄稼出苗和收成好,”深州市东杏园村村支书张敬贤说,有渠水大家都不用井水了,今年连变压器都没用。

  农业是耗水大户,以衡水为例,多年农业用水14.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2%,高耗水小麦用水9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的63%。改“井灌”为“渠灌”,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外来水替代本地水、低耗水作物替代高耗水作物,是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的重要方向。

  衡水市压采办贾鹏飞告诉记者,农业用水方式正在转变,全市井灌区村庄、面积由4570个、648万亩减少到3512个、498万亩。同时,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压减高耗水小麦面积等效果初显,今年农业灌溉需水量比往年少3亿立方米。

   井越打越深 水位降得心慌  

  河北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产区,但多年来依赖过度抽取地下水支撑粮食生产,使当地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一些群众反映,近年来井越打越深、出水却越来越少。

  “全县120多万亩耕地上密布着13600多眼机井,200米以上的深井8000多眼,如果从空中俯瞰,大地上到处是窟窿眼。”深州市水务局农水科科长张健说。而记者了解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衡水每年约3%的机井报废,40%的机井出水不足,直接威胁到农民基本生产生活。

  衡水深州、桃城区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往井下接水管过去80米就够了,现在得110米。起初用“真空泵”抽水,后来改成“深井泵”,现在都用“潜水泵”了。浇地成本越来越高,有的村子2小时才能浇一亩地,得用70度电、花50元。

  “水位又降了10米,过去90多米不用起泵,现在一下泵就到100米以下了。”武强县水务局局长张建国带着记者看新修好的灌渠,两年来武强实施了灌区恢复工程19万亩,今年将有9万多亩完成验收。“我们一边在治理,那边水位一边在下降,已经火烧眉毛了,必须尽快把水引过来,减少地下水开采。

   粮食、生态安全需统筹  

  基层把外来水置换本地水称为“用面包换馒头”。他们认为,目前水资源普遍匮乏的现实下,仅依赖引水很难持久。以节水为核心,加快农业水价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统筹考虑当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今年起,衡水桃城区在18个村子推广“一提一补”灌溉节水制度。将农业地下水用水电价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度电提高0.3元;灌溉结束后,再以每度电0.4元按耕地面积补贴给村民。

  “这种办法看着没奖也没罚,但其实已实现了节奖多罚”,桃城区邓庄镇速流村王国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张三和李四都种2亩地,最后返还的补贴都是100元。但他们浇地时用水量不同,耗水多的交钱多,耗水少交钱少。这个办法在村里实行多年,每年春灌,村民为了少用水都会平整土地,过去大水漫灌多,现在都用“小白龙”,逐步有了节水意识。

  为统筹粮食、生态安全,促进这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耕地轮作休耕的做法已逐步在衡水推开,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改为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一亩地财政补贴500元。一些村民告诉记者,补贴很划算,种一季麦子一亩地挣不了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