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 “沙洋做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基础性和长远性

14.10.2016  19:33

   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实践  

   ——土地确权连片耕种湖北荆门“沙洋创新”座谈会发言(摘登)  

    9月19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土地确权连片耕种湖北荆门“沙洋创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对“沙洋创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沙洋县的探索和做法具有承包权稳定不变,承包地合理互换,经营权有序流转,财产权有效实现等特点,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对当前农村综合性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具有典型引导意义。今天,本报摘要刊登与会领导专家的精彩讲话发言,供读者学习借鉴。      ——编者 

    文字由本报记者 何红卫 李海涛 整理  图片由本报记者 戴军 摄 

  

  

   沙洋做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基础性和长远性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柯炳生 

  听了对沙洋按户连片耕种做法的介绍,我讲两点感受,再讲两点建议。

  第一,“沙洋做法”十分重要。中国的农村改革主要有两大政策,一是土地政策,二是市场政策。土地政策总体来看,30多年来总体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三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很好地解决了总体方向性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仍然有很多技术性和细节性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解决土地地块的细碎化问题。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国都遇到类似的问题。沙洋做法的意义在于基础性和长远性,这种基础性和长远性,对于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意义非常大。

  土地的细碎化,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普遍情况。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改变这样一种地块极为细碎分散的情况,是很难谈得上任何现代化的。因为现代化必然要求机械化。现在农业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七八年间差不多翻了一番;另外,减轻农民体力劳动强度,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所以一定要机械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等,也需要一定的规模化。另外,不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也不利于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也是为了适应规模化、现代化的需求。因此,解决土地地块高度分散细碎的情况,是大田作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不解决,现代化就难以推进。沙洋的做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具有普遍性的推广价值。

  第二,政府的因势利导十分重要。第一是因势。因势有两个势,一是地势,在平原的地势地型条件下,更利于推行;二是人势,农民群众有比较强烈的需求。第二是利导。光有势是没有用的,要能把事情做好,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包括领导、引导和指导。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就是进行总体推动;也要进行引导,这就是做好必要宣传、解释和动员工作;此外还要指导,主要是对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指导,总结推广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不同的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还有两点建议。第一,希望能够对沙洋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炼,例如对于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梳理成清单,并阐述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做法。这样,更有利于在其他地方推广沙洋做法。第二,政府应适当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如果在进行土地归并整理,制定解决细碎化方案的同时,能够有些政府投入,同时解决农田道路、田埂和排灌的基础设施,则更有利增强农民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和推进连片种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