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上线首日“北热南冷”格局乍现
沪港通在经历7个月的运筹,终于在今日呼啸而来。
根据沪港通上线首日港交所的数据,盘前竞价时段,沪股通130亿元的限额就已消耗55%。截至今日13:58分,沪股通今日余额全部消耗殆尽,提前逾1小时结束交易。而彼时,港股通额度仅仅用了10%,仍有91.24亿元剩余。首日交易,沪港通呈现出明显的“北热南冷”市况。
对此,业内人士并不意外。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自今年7月沪指从2000点展开的一波崭新牛市行情恰恰印证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和潜力,A股的吸引力和挖掘空间更加显著,一些被低估的质优蓝筹股将受到更多海外新增资金的青睐,此次此刻推出的沪港通通道,可谓正当其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相对于从6000点坠落并逐步企稳进入慢牛起步阶段的A股,港股处于历史高位,因此香港投资者更倾向进入A股市场避险投资。另外,沪港通开放的投资标的均为大市值股,香港投资者比较欢迎,而内地投资者则更偏好小市值股和垃圾股。
其次,业内人士指出,大陆股民属于风险厌恶型的较多,对于港股交易的熟悉程度、对于港股风险波动的承受程度、对于除股票之外衍生品的了解程度等的不足,制约了大陆投资者投资港股通的热情。
再次,为防止互联互通带来的潜在风险,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设定了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元的门槛也成为大陆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隐形门槛。
此外,港币汇率过高的买入和卖出价差也被认为是阻碍港股通的又一大原因。上交所近日公布的港币汇率买入参考价为0.7671,而卖出参考价为0.8145,二者有着0.0474的差值,也就是约5.82%的汇率差。举个例子,若投资者花费50万元买入港股标的,换汇后港股资产变为61.38万港元,一旦投资者执行卖出,换回人民币后,原始金额缩减为47.09万元。也就是说,即便所买港股通标的没有涨跌,由于汇率原因,一买一卖就已经亏损2.9万元。不少投资者表示,与其不遭受港股通这一渠道的交易成本折损,还不如直接去开港股账户。
但从长远来看,港股通对大陆投资者而言,还是投资产品的富矿,其运作机制更为市场化、投资品种也更为丰富,投资者在经历一个适应和培育期之后,港股通的热情势必逐渐升温。
阔别七年,内地与香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试验再次起步,毋庸置疑的是,七年前惨淡收场的“港股直通车”让投资者多了几分成熟与冷静,投资理念更趋于理性化。业内人士指出,一是两地的交易规则、佣金费率、流动性环境和投资标的均有较大差异,个人投资者对彼此股市均不熟悉,再加上有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手段干预,从短期看,多数个人投资者选择观望可以理解。
从B股到国际板,从“港股直通车”再到“沪港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监管层通过顶层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正在不断迈进。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今日沪港通开通仪式上表示,沪港通是推进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首日港股通反应较为平淡,对此并不感到着急,他强调一切交易正常平稳,沪港通发展“要慢慢来”。(文/闫雨昕)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