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农民不“猫冬” 菌厂加工忙

13.02.2017  12:02

  本网讯(丁国新)过去“猫冬”,如今“冬忙”,木耳种植面积在绥芬河市逐渐扩大,让乡风改了。过去大正月打牌喝酒,如今农民做木耳菌,为新一年生产做准备。

  2月7日,来到位于北寒村的菌厂,刚一进门口,就看见工人们忙着把加工好的菌袋装车,准备送往农户家中。逆着工人们搬运菌袋的方向,来到生产车间。车间内是热火朝天的加工场景,三四十个工人分工明确,倒料、装袋、压合、装箱。虽然工人们衣服上挂着锯末,脸上、头发上落上了尘土,但一个个都劲头十足。一位大岭下的村民对记者说,趁着农闲时间打点零工,可以补贴家用,要不然一冬天就只能干呆着。

  在成品区,一箱箱的菌袋整齐罗列,足有两米高。菌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大岭下、南寒村、北寒村木耳种植户越来越多,他们看中做木耳菌服务农户的机会,为农户提供从菌袋加工到上架进棚的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要提供原料就行。“年前干了69天半,过完年初六开工生产,每天大概加工81000袋,基本上可以满足本地种植户的需要。

  建新村村民孔凡山家中有两个养菌室、三栋木耳大棚,去年种植木耳效益不错,今年打算继续扩大规模。“今年准备种16万袋,8万袋吊袋,地栽木耳8万袋。”他告诉记者,以前雇人做菌,或者自己做,效率低,成本高,现在到菌厂,从做菌到上架子,一袋合3毛9分钱,我们就提供原料,菌厂挣加工费,农民农闲的时候也有了营生,一举多得。当地人基本都在这儿做,周边东宁、绥阳也有人到这做的。

  小小的菌厂,加工程序可能还不成熟,工作条件也还很简陋,但是这里也折射出农村种植结构正在变化,也反映出乡风的改变。(今日绥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