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新区法院:百姓遇纠纷首选多元化调解
近年来,大庆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以诉讼调解为轴心,辐射多领域、多主体,广泛吸纳各种积极元素共同参与纠纷化解的非诉衔接新模式,将大量纠纷稳控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化解在诉前。一年多来,多元化非诉化解纠纷983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300余万元,提升了社会满意度,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压力。
推行程序前置 调解要先行
“高新区法院敢于大胆创新,坚持调解先行,值得点赞!”近日,一名深深体验到多元化调解好处的当事人李某这样说。
为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高新区法院坚持构建主体多元化,拓展诉讼服务空间,确保了调解员主体多元化、专业化,实现诉讼服务优质化的同时,还同步健全了规章制度,出台了《非诉调解程序前置实施细则》等9项制度。
按照非诉调解前置的相关规定,对于所有可以依法调解的民商事案件,在立案登记后正式立案前,都要经过非诉调解程序,先行“过滤”,“过滤”期为3天,“过滤”不成,再行立案。在正式立案前,由立案法官告知当事人到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接受非诉调解。进入中心后,再由诉讼辅导室法官讲解多元化调解的好处,释明相关诉讼程序,并积极引导当事人接受非诉调解。当事人同意调解的,由辅助法官再根据案件性质来协调相应调解员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要求确认的,给予免费现场审查与确认。
创新管理模式 矛盾不出户
“多元化调解真到位,我家楼上跑水造成我损失,到家附近的人民调解室,找调解员进行调解,立马见效,很快就解决了纠纷。”当事人武某说。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进程中,高新区法院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从2015年7月开始推出新型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即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交叉”的原则,以居住小区、大中型企业为基础,结合社区分布特点,将全区合理划分为38个单元网格,确保每个单元网格内至少有一个人民调解室、一个法官联络站,每个调解室至少有一名专职调解员、一名对接联络员,每个联络站指定一名包片领导和一名联络法官。
当事人可相对自由选择调解,法院也可根据案件性质依法诉前委托、诉中委派调解,各网格可随时请求包片领导和法官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指导等服务,从而在法院与各单元网格之间建立起实时对接、高效衔接、有序互动的日常工作模式。
与此同时,还注重加强运行监管,在多元化调解过程中突破诉讼调解局限,纵横交错,探索建立了包括情景感染、隔离疏导、QQ调解等15种调解方法在内的调解方法体系,总结形成了调解工作“六要”原则、“五步调解法”,使诸多矛盾足不出户即可得到多元化调解,并享受零收费的法律服务。
抢占宣传阵地 调解成首选
要想让多元化调解成为百姓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必须坚持宣传开道,舆论先行。为此,高新区法院注重在舆论引领上下功夫,抢占宣传主阵地,让多元化调解成为化解纠纷的新潮流,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的习惯性选择。
打造全方位、立体式舆论宣传平台。为有效发挥改革示范作用,高新区法院全面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力度,积极选树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将成型经验逐步向外推介。不仅如此,还注重强化互联网新思维,将多元化调解的成型经验和典型案例适时发布到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并号召全院干警开通个人“两微”,扩大传播,积极弘扬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益处。
打造网格化、深层次舆论宣传平台。为了让群众从心底里认同和接受多元化调解,高新区法院充分利用网格化社区管理这一模式,在每个社区联络站及各单元格调解室的陈设和装饰风格上尽可能地融入多元化调解特点,并以喜见乐闻的形式公布多元化调解案例,张贴专题展板,让辖区群众更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来化解自己的纠纷。
与此同时,还制发了对接联络电话表、建立微信群、QQ群等信息互通平台,实现与辖区群众有序无缝隙的互动,有问题提前解决,有纠纷提前化解,并通过口口相传,逐步培育形成了多元化调解的良好口碑和威信,并植入百姓心中,成为百姓解决纠纷的习惯性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