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岁月

06.08.2014  12:16

        每天看到手表的指针一圈圈不停的旋转,心里不免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会不时在我脑海萦绕。对着镜子,自己已是华发丛生、皱纹满面;看看妻子,芳华已逝、娇容不在;想想孩子,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还有父母,步履蹒跚、垂暮老矣!时间真快啊!我们就像乘坐着高速列车,窗外的景色来不及欣赏便一闪而过。正如一首歌所唱: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静下来一想,自己已过半百,到法院工作都22年了。时间真是太快了!

        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大多数同龄人的经历差不多,只不过在我即将而立之时,没有卷入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而是走上了一条甘于沉寂、自强不息的自学之路。我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并有幸进入法院工作。记得1992年夏我进入法院,当年办案子起草的第一份民事裁定书,就得到了时任业务副院长的赏识,在他的帮助下,我的业务水平进步很快,成为了年轻一代之中的佼佼者。

        1993年秋我主动要求到距离院机关一百公里的派出法庭去工作,想在最基层的法庭锻炼锻炼自己。到法庭办理的第一起案件,其民事调解书就在院里举办的法律文书评比中获一等奖,奖品是一本相册。由于法庭设在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每到一个林场去办案往返至少要两天,起早贪晚赶小火车是常有的事。三年里,我几乎跑遍了辖区所有的林场(所),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也都了如指掌。虽然所办理的案件大多已经淡忘了,但有些案件还历历在目。记得有这样一起案件,双方当事人的耕地毗邻,原告认为被告侵占了自己的三垄耕地而诉讼到法院,被告则认为原告在耍赖,去年自己种地较晚被原告多种了三条垄,今年种地时收回来而已。双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我到现场后,发现双方的耕地没有地界,原告说地界以地东头的一棵小树为界,被告说地界以地西头草地边的塔头为界,双方争执不下。此案如果判决,双方的说法都很难得到支持,而且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其他佐证。所以,这起案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调解。于是,我在现场做起了双方的调解工作。我说:“你们产生纠纷的原因就是耕地没有地界,三条垄穷不了你也富不了他,你们谁也不会在意三条垄的收成。我给你们居中调解一下,你们双方是否愿意?”双方表示愿意调解。我接着说:“我给你们提个建议,争议的三条垄,今年谁种就由谁管理收获,从明年开始,中间这条垄谁也不许耕种,让其荒成地格并打上木桩作为双方的地界,剩下的两条垄,你们两家各占一条。你们是否同意我的意见?”双方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原告当即提出撤诉。我看到双方由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心里感到无比高兴,一种职业的尊荣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通过办理案件,我深深地懂得了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法官的天职这个道理。

        1996年初,组织又把我调回到法院机关工作。起初带领办公室人员开办复印社,为法院搞创收,后被安排到当时的经济审判庭做内勤书记员,经常到外省出差,为林业局搞清欠。1998年8月,院党组安排我任审判监督庭和行政审判庭两个庭室的负责人,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我办理了20多起案件,纠正错案10余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上一位韩姓老人不服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案,这是我院首起公民状告公安机关的案件,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公安机关多次找我院协商,意图维持行政处罚。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超出处罚期限的行政处罚无效,必须予以撤销。最后公安机关也认可了我的意见,接受了我院做出的撤销其行政处罚的判决,并主动将罚款退回。虽然这起案件当时难度较大,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事过两年后的一天,我已经到办公室工作了,这位韩姓老人到法院找到我。我以为老人有什么事,老人说:“没事的,只是很想你,过来看看你。你是好人。”这一句好人,我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老百姓就是这样淳朴,只要你做到公平公正,他就会感激你,视你为亲人,永远记得你的好。我为自己能为百姓主持公道而自豪,同时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2004年,法院成立研究室,我担任了办公室、研究室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撰写材料都用笔写,人称“爬格子”。起草各种文件、撰写活动材料、编发简报信息、制定规章制度,这些繁杂的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在这边起草,打字员那边打字,忙得不亦乐乎。三年时间,我用的一支金属笔套的钢笔,被我的手指磨出一个洞。现在,人手一台电脑,伏案笔书的时代已成为了历史。这支笔,我还在珍藏,它见证了我们同甘共苦的激情岁月,也见证了我们法院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

        2011年,我到政工科任职,到现在也两年多了。由于工作繁重,压力大,身体患上了多种疾病。现在,回首22年的法院工作经历,想想退休的前辈,同时代的同事,新招录的后生,总感到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很多目标没有实现。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不停的流淌,带走了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年华,岁月也在这流淌中消失。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应当怎样活着?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时常在我耳边萦绕:“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前,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人类而奋斗!

        这句话我牢记了半生,还将作为我的座右铭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