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到西点军校交流 见面问是否贴过雷锋像
西点军校外文系中文组的老师和清华大学国防生交流。
西点军校各个院系经常举行派对,寓教于乐。图为清华国防生正在用机械系学员设计的枪射击。
西点军校采取的是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15人左右。
这是张汉飞第一次来到西点军校,前来接站的是西点学员尼克。一放下手中的行李,这名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国防生就迫不及待地向尼克求证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
“尼克,西点军校里是不是贴过雷锋的画像?”他问道。
尼克一脸狐疑,双手一摊,耸了耸肩回答:“雷锋是谁?”
张汉飞解释了半天,尼克就向其他室友求助,但是大家都摇了摇头,尼克显得有些无奈地说:“我们没有见过他的画像!”
9月23日,11名清华大学国防生和带队辅导员来到美国西点军校,开始了为期20天的交流。交流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学生们一起用餐、上课和参加体育锻炼。其中,负责接待的西点学员大多为中文专业或者辅修中文。这是继去年之后,清华大学第二次派出国防生来到这所世界闻名的美国军校交流。
西点军校老师负责擦黑板
张贶恩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大四学生,初到西点军校,与他想象的有所不同,他发现美国军校的内务管理并不严格。
“他们虽然对内务也有要求,但是我看到室友把衣服一股脑儿都塞到大箱子里面。”这让张贶恩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后来他发现美国的军校在内务方面比较“看得开”,“室友有时连被子也不叠”。
带队辅导员刘婷,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不过,她的经历有所不同。刘婷在大学三年级时曾参军,在部队服役两年后,回到清华大学继续读书。
在她眼里,西点军校的课堂显得很随意。“我们交流的期间正好是中秋节,有个学生,直接把一盒月饼带到课堂招呼同学们一起吃,而老师却被晾在一边”。
同学们发现,在这里下课之后任课老师会留在教室里面,关掉所有的电源,他们亲自擦黑板。虽然西点的教室不大,但是黑板却不少,很多教室里会挂着3块大黑板,这些黑板全部要老师来擦洗。
“西点的老师觉得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未来的军队领导者服务的。”刘婷说。
很多中国学生觉得无法理解,他们调查后发现了原因:第一,西点的学生都很忙,课间只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西点军校很大,奔赴下节课的教室需要不少时间。第二,学校的军官认为这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理应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西点军校自由背后的服从精神
殷明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国防生,走在西点的校园中,他发现很多学生都拄着拐杖,脚上还缠着绷带。有一次,他去上选修课,发现坐在他旁边的男生,脸上满是淤青。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受伤,他觉得很奇怪。
在西点军校,学生下午4点钟课程结束之后,就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他们并没有闲着,大家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练习IOCT、摔跤和搏击等体能活动中,摔倒、骨折和被打淤青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IOCT全称是Indoor Obstacle Course Test(室内障碍测试),包括匍匐前进、障碍轮胎、齐腰跨越、抬高攀登等课目。这是西点军校体能测试方面必须通过的一个项目,类似于解放军考核的400米障碍,很多西点学员在训练过程中会受伤。
殷明在查阅西点军校图书馆的资料时发现,前些年美国相关部门对西点军校进行教学检查,还问到过学生中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受伤率。西点军校的负责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军人。
“这正好印证了中国军队的口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点让张贶恩很是佩服,“不得不承认西点军校的学生实训程度比较高!”
初到西点,让这些清华学生觉得新鲜的是,饭前主持人还会宣布重要消息,比如西点终于有女生通关最难的体能测试。全体学员鼓掌欢呼后,一起拉开椅子开始就餐,仿佛每次吃饭都是一次庆祝之宴。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同一连队的12个人在一个大桌子上吃饭,‘桌长’会向低年级学生提问,如果回答不上来,就会用推迟开饭时间来作为惩罚。吃饭时,低年级的学员要给高年级的学员主动递调料。”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周界说。
相对于课堂上的自由,西点军校在培养学生服从意识上“毫不手软”。比如,高年级的学生不能和低年级学生谈恋爱,以此显示高年级学生的优越性;走在校园里,低年级的学生必须走直线,而高年级的却不用;如果低年级的学生做得不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随时批评他们。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员的服从意识。”殷明打听之后才知道其中的奥秘。“服从意识”在各国军校里,都是一项重要的学习项目。
在某种意义上,西点的一些“规定”会让学员面临尴尬,但学校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放下面子,在任何环境下敢于与人沟通交流,“羞辱”反而一层层浇筑起学员的精神防线,不仅让学员在身体上更加强壮,同时也要让他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的准军人要“走出去”
走进清华大学人武部部长熊剑平的办公室,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军事模型,墙上挂着一幅“海上旭日升”的毛毯画显得格外醒目。“我们非常重视国防生的国际化培养,希望让学生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知己知彼。”熊剑平说。
清华大学推出国防生西点军校交流项目后,学生们报名非常踊跃。他说:“当时有100多人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差不多10选1吧!”
在考核的过程中,除了正常的笔试,还有体能测试,包括3公里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项目。不过,最有挑战性的还是全英文面试,题目包括对西点军校的了解、个人能力考察等内容。
有国外访学经验的熊剑平也参与面试,并用英语向同学们提问题。“我们主要考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清华的国防生非常自信,去国外军事院校交流没有任何问题。”熊剑平笑着说。
此次活动是清华大学第一个为国防生定制的国际交流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全程融入西点军校的生活。与此同时,西点军校每年也会派出相应数量的学生来清华大学交流。
“这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课题去交流,每个学生回来之后,都要提交一个书面报告,把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形成文字,最后还要在学校搞一场分享会。”熊剑平表示。
10月13日,11名学生结束西点之行回国,飞机刚落地熊剑平就收到一名学生的短信:“这一次收获很大,不虚此行!”(来源:澎湃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