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华的“水”样人生——记大庆炼化动力一厂水质研究所所长杨清华

08.08.2014  18:37

  席文 张展

  ——记大庆炼化动力一厂水质研究所所长杨清华

    在大庆炼化动力一厂的一间办公室内,书柜和桌面上下堆满了书。这些书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泛黄的书页、勾画和书名上无一例外的三个字——“水处理”。这些书的主人叫杨清华。

    杨清华是动力一厂的副总工程师,兼任水质研究所所长。现年46岁的他一直从事循环水、脱盐水、污水的运行管理与水质处理研究。对“”了然于胸的他,将公司水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20多年与水相伴的日子,让他的学习与工作有了水一般的特质,或波澜不惊,或逐浪激扬。

    攻关如水,激流勇进。

    细数杨清华的职业生涯,写满了各种攻关履历。

    1997年他从事循环水研究。发展初期的大庆炼化,水质管理几乎一片空白。面对循环水中全是油污的现状,杨清华临危受命,白手起家,查阅资料,学习技术,只用半年时间便拿出治理报告,用随后几年时间将“循环油”变为真正的“循环水”。

    时光飞逝,被厂长徐波赞誉为水质管理专家的杨清华攻克了许多水处理难关,而更大的挑战也等待着他。

    2012年,大庆炼化化工污水治理项目由于课题艰难,外部主责单位并未按期研究成功。时间紧,任务重。重重压力之下,总经理万志强坚信依靠公司内部力量科研攻关能够解决问题。天大的担子又一次压在了杨清华的肩上。面对时间资金双重压力与公司信任,他夙兴夜寐,亲自研究确认整个项目的施工平面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管线具体走向等,与各主责人员紧密配合,克服诸多不利因素,不但提出了国内首创的新型工艺组合方案,而且实现了化工污水达到回用的要求,为公司解决了大难题。到2013年,他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假日,更没法照顾高考的女儿。女儿年底寒假回来见到杨清华突然花白了头发,不敢相信这是才半年没见的父亲。

    由于杨清华责任心强、科研攻关能力出众,公司和厂里为他调研广开绿灯,提供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使得公司逐渐显现出独立自主解决水质问题的能力。公司在2013年底又成立了水质研究所,为水质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加足马力。他带领13人团队星夜兼程、紧密配合,在半年时间里建立并投用了两套小试装置,一套功能完整的中试装置也即将投用。

     细节如水,无孔不入

    循环水当初谁也不知从何管起。杨清华从查水质入手,排查每台换热器漏油情况,将任意换热器漏油对水质颜色产生的影响摸清摸透。化工介质的泄露并不像油污一样可以通过颜色直接判断,杨清华抓住每个细微变化,运用物理化学变化推断,依然能将泄漏源头分析清楚。抓住细节,杨清华建立了整套完善的循环水档案。

    杨清华科研攻关善于找切入点,诸多难题的破解都是从小处着眼,取得大的突破。近年来的水质管理经验让他认识到,污水回用装置的稳定运行,取决于炼油污水处理场的稳定运行。他以困扰处理场多年的生物泡沫为切入点,抓污水处理场平稳。2013年,他相继采取污泥浓度控制等有力措施,降低生化系统含油量,有效控制了生物泡沫孳生。全年未发生泡沫外溢现象,生化系统运行平稳,外排水质稳定,为污水回用装置提供了高质量的源水。

    杨清华做事的细节总能感染团队。他的徒弟马季美说:“他事无巨细,一次三查四定就查出一百多项问题交给厂家整改。一起吃饭时,他甚至没有一句与工作无关的话。”在他的感召下,小马和师傅在水质研究所成立的短短半年内,独立完成了四个塔的设计。寂寞的研究工作,从未使他的水质研究团队懈怠。

    学识如水,杯深不溢。

    杨清华深知学无止境,因而从不自满。阅读、写作、实践令他持续扩充自身“杯子”的容积,使本领如“活水”不断涌入。

    为全面系统掌握水处理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杨清华将业余时间深埋书堆,常年自费订阅《工业水处理》这类专业杂志和书籍,认真研读过的不下30余本,国内外文献百余册,随手查阅过的更是不计其数,记录学习笔记十万余字。

    他发表在核心期刊的《零排污运行方案研究》等20余篇论文是他智慧的结晶,其中8篇获公司科技论文奖;2012年参与编写的《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与回用》一书出版,获广泛好评。

    为弄懂一个问题,他会因陋就简马上着手做起实验,筷子、试片、烧杯,随手拿起什么都可以作为实验工具。

    他参与实施的《除盐水水质攻关》等项目曾获中国石油工业质量管理三等奖、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成果一等奖、大庆炼化新技术推广及技术进步等多个奖项。曾多次荣获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他,在2010年评为股份公司环保先进个人,又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每当别人提起他的累累硕果,他连忙笑着转移话题。

    他解释理论问题通俗易懂,处理专业问题画龙点睛。只要提到水处理,公司上下都会对杨清华竖起大拇指。可他从不自满,仍在不断探索完善公司水质管理的新技术、新措施,从循环水、污水回用到脱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突破。

    20余载孜孜不倦,杨清华正用“”样人生为大庆炼化节水环保、优化运行逐浪前行。(编辑:石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