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化甘霖——记湖南省沅陵县审计局原局长李逢琪

28.03.2016  09:04

  李逢琪,男,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土家族,湖南省沅陵县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任沅陵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15年6月24日,李逢琪同志在杜家坪乡开展扶贫工作时,步行从山上返回的途中不慎坠入溪谷,导致颅脑损伤,因公殉职。

                                                                                                        一份担当干审计

 

      2009年3月,李逢琪进入审计系统,担任沅陵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并于2009年12月担任局长。在审计局工作的6年间,李逢琪始终带着感情做事,这种感情,经过岁月的打磨,演变成一种对审计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初到审计局时,李逢琪算个“新兵”,但“新兵”不打算长时间当门外汉,为摸透审计专用软件操作,李逢琪整整学了一个月,同时,他还加班加点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知识。沅陵县审计局副局长周耀儒说:“他来的时间不长,都快成专家了”。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局里的同事是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深受鼓舞。审计局财政与社保审计股股长全松茂就说“局长都亲自学、亲自做,我们还好意思偷懒么?”正是在这样的工作作风的带领下,沅陵的审计工作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每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审计项目,也是审计局工作的重头戏,李逢琪总是提前思考、提前谋划,在春节前就找相关同志进行讨论,同志们虽感压力,但工作中有了目标,财政审计有声有色,年年都有亮点,报告也有分量。

经济责任审计中,李逢琪创新方法。对项目管理实行全程参与,即从审计项目计划拟定、召开进点会、审计业务会及结果报告出炉等实行全过程参与,特别是在召开审计业务会邀请组织、纪检部门负责人参会,打破原来审计部门闭门召开业务会的常规,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和审计质量。

        投资审计中,他积极探索事前事中审计,关口前移,推行对部分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开展经常性跟踪审计,长期派员入驻项目建设现场,5年间核减工程项目资金上亿元。

      在面对不正之风、违法违纪问题时,他敢于亮剑。2013年对一项专项财政资金开展审计中,他亲自指导,跟踪审计,不放过任何疑点,为县财政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在这样一个基层审计机关,2014年一年就移送了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多件。

李逢琪坚持原则,严把关口,确保审计任务顺利完成。2015年2月,湖南省审计厅对全省15个移民大县的移民资金开展审计,在上级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李逢琪专门派人来协助工作;对于派过去的人,他召开会议,强调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纪律,严防跑风漏气,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为审计事项去说情。最终,这个审计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李逢琪关心干部职工、把同事当成亲人,他常说:“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一定要珍惜”。2015年春节后不久,有同事提议单位出钱提高一下食堂标准,他第二天把自己家里的鱼和腊肉带到食堂,让大家分享。

        2013年8月,审计局副局长谢华因查出白血病,住进了长沙一家医院。李逢琪知道后,连续两次前去看望,自己还带头捐款、组织干部职工捐款、发动和谢华工作过的同事捐款,先后筹集资金10多万元。

      审计局的同志们,没有把李逢琪当成局长、当成领导,而是把他当成朋友、当成挚友、当成兄弟。全松茂回忆起往事很是感慨:“2 014年,我去资兴市参加国土资源审计,李局长专门打了两次电话问我的身体、工作及生活情况,有次电话是晚上7点多钟,让身边的兄弟单位同事很羡慕”。说着说着,老全泣不成声。

因为工作需要,李逢琪经常去长沙出差。为了给单位省钱,他不住单间,都和司机挤在一个标准间。住宿简单,吃饭更简单,在路边小馆吃便餐是每次出差的定制。司机全国华说,“不管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还是出台之后,李局长都是一个样”。

李逢琪的办公室,不到10平方米,除了一套办公桌椅和一个文件柜,再无其他。靠墙的办公椅和每天伏案的办公桌,都是前任局长留下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款老旧台式电脑,从外表看已经使用了好多年。周耀儒介绍,为方便审计,全局曾给每名审计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但李逢琪拒绝了。

      上班第一个来,下班最后一个走,是李逢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年的三十、初一,李逢琪都是在办公室度过。李逢琪曾向怀化市审计局副局长刘序国表态,“不离开沅陵,不离开审计”,这足以见证他对审计事业的忠诚。

      在李逢琪的带领下,经过全局同志的辛勤努力,沅陵县审计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3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被怀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计局评为先进集体,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综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怀化市审计局评为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先进单位。2014年1月,李逢琪同志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被省审计厅记三等功。

                                                                                                          一片真情为人民

 

        李逢琪生在沅陵县麻溪铺镇一个贫困的山村,家里兄弟5人。上初中时,为了赚学费,他利用假期时间,走村串户卖冰棍,有几次还被山狗咬伤。这些经历,培育了其坚韧、善良、朴素的性格,让他对农民天然有一种亲近感。

上世纪80年代末,李逢琪一个月的工资才100元多一点,全家生活并不宽裕。一天,一位老乡来到他家借路费,说去深圳看女儿,李逢琪二话没说给了40元,妻子唐艳作为持家的女人,有点舍不得,李逢琪开导她说:“人家开了这个口,一定是真有难处了,咱说啥也得帮一把”。

      李逢琪常说,“农村出来的不容易”。因为对“不容易”理解得深,农村来个人找他帮忙,他能给钱给钱,能给物给物,尽全力去帮。

      2009年至今,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沅陵县审计局一直是杜家坪乡的扶贫后盾单位。李逢琪同志任沅陵县审计局局长后,将扶贫工作纳入审计局的重要议事日程,亲力亲为,在杜家坪乡怡溪、柳林、大金坪3个村扶贫的6年时间,他与当地干部群众“”出了真情,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热爱。

以情交友,回报的是真情;以心交人,回报的是真心。

      2014年腊月,为了感谢李逢琪,有几个农民带着山鸡、腊肉,到城里看他。李逢琪把乡亲们迎进屋,吃饭聊家常,就是坚持不收东西。他常对妻子和女儿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不能忘本,帮他们应该!

    “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李逢琪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留在心得体会栏里的笔迹。

    “扶贫,就是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真扶贫,用真情实现精准,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李逢琪写下的心得体会。

      心怀大爱的李逢琪深深懂得,扶贫是全局性工作,带动的是一个村几百户走上小康之路,不同于生活中帮助一人一户,没有真情投入,很难真正帮助村民致富。杜家坪乡是沅陵县审计局的对口扶贫对象,位于沅陵县东南部,面积156.14平方公里,距沅陵县城93公里。地形狭长,乡界线长,是沅陵县最边远林区乡之一。从县城到乡里,来回大约要5个小时。进扶贫村需要车子从溪水里开过,有时小路被山洪冲断,只能花上几个小时步行到村里。有人提议换个扶贫点,李逢琪执意迎难而上。“到哪里都是扶贫,越偏远的地方,越需要扶贫,只要老百姓脱贫了,我们工作就到位了”。他的语气坚决果断。李逢琪在这一扶就是6年,因为杜家坪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每次去扶贫点,李逢琪都是逐一上门拜访,先后走访群众700余户。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群众心声,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怡溪村比较偏远,处于3县交界,2005年由3个村合并而成,有村民800多人。2010年审计局的扶贫开始前,村里的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电线杆是木质的,遇到刮风下雨,村里就漆黑一片。李逢琪积极出思路想办法,经过两年时间,怡溪村电线杆全部由木质换成水泥质,实现了他要让老百姓无论刮风下雨,都能感受到光亮温暖的目标;新建了中国移动电信塔,还筹资几十万元,修了一条13公里长的道路;帮助怡溪村栽植了10多亩珍稀苗木,办起全乡第一个集体经济示范基地。

      李逢琪从来没有把扶贫工作当成一般的工作,而是倾注全部心血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他从来没有把扶贫村的村民当成扶贫对象,而是当成亲人看待。因为经常去怡溪村,李逢琪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全国华说:“怡溪村90%的村民能一口叫出李局长的名字”。

柳林村的罗贞太,住在半山腰,家里有4口人患上了尿毒症。2014年6月,扶贫点换村前最后一次走访,李逢琪坚持要去他家看看。那天下暴雨,进村的路被山洪冲毁,他冒着山洪再次爆发的危险,跋山涉水4个多小时赶到罗家。了解实情后,李逢琪当场解决了2000元生活救助金,并把老罗作为他的结对扶贫户,常年予以帮扶。他在柳林村驻村半年,审计局挤出办公经费为村部装路灯,解决了村民晚上出行摸黑的问题。

      2015年4月,审计局开始成为大金坪村的联系单位,两个月的时间里,李逢琪带领工作队3次进村摸底,为大金坪村35户特困村民免费送去50头猪仔,还筹资4万元帮村里建起腊肉烤房。

    “他没有一点局长架子,不管老少,见到乡亲们总是一脸笑容,和我们话家常,跟亲人一样”。大金坪村70岁的老党员向满秀谈起李逢琪,老泪纵横。大金坪村村支部书记潘逢代也有同样的感觉:“李局长谦虚、没官架,给他反映困难,他都给想办法”。

接地气,办实事,一片真情为人民,是李逢琪的真实写照,他是老百姓打心眼里认可的贴心人。

                                                                                                          一身正气做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逢琪的标杆形象深深烙在了身边亲人和同事的记忆中。

与李逢琪同志接触过的人,普遍反映他是一身正气、严于律己、生活朴素、作风朴实,平易近人的楷模,他的表率作用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他对自己和家人非常严格,对他人却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孩子在外头读书,从来不要单位公车去接送,家里有困难从不让单位人知道,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他对待百姓非常亲近,老百姓都说李局长没有架子,进村扶贫时,李逢琪给村民留电话,还特别交代,有什么困难包括到县城吃住都可以给他打电话。

      李逢琪是有情有义的人,又是“不近人情”的人。2011年,妻子唐艳患了阑尾炎需要动手术,李逢琪把她送到医院,因为工作原因就离开了。不放心的他,在路上给侄儿打电话让其过来照看,却不愿意麻烦单位的同志。在审计局有个惯例,干部职工家属生病,都会由工会统一去看望。为了不让同事知道后来探望,第二天他就把妻子接回了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夫妻二人难得地同一时间出门,上班把妻子送去医院打针,下班再把妻子接回来。

      几年前,李逢琪的母亲身患肝癌,由于工作忙,李逢琪很少有时间回去探望,多数是妻子和女儿去看老人家,直至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李逢琪抓起几件衣服,急急忙忙赶到乡下,陪母亲度过了最后几天。

      李逢琪大哥的女婿患了尿毒症,找到李逢琪,想让他给镇里打个招呼,帮忙解决低保。李逢琪拒绝了,他让家里人自己写申请,按程序来。还有一次,妻子的一位亲戚涉嫌违法,妻子让他找人说说情,他严词拒绝,还把妻子狠狠批评一通。

有人说,李逢琪“不近人情”。因为这种“不近人情”,他的两个哥哥至今还在县城做小工,从不去“麻烦”他。

身边人提起他生活的点点滴滴,总离不开正直、干净、简朴等字眼,牛仔裤都穿的发白也舍不得扔,普通的公文包一用就是五六年,几十块钱的T恤穿了好几年,脚上经常穿的是一双老布鞋……唐艳劝他出去注意点形象,他开玩笑说:“我这形象好着呢,再穿好点,你就不怕被拐跑……”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2015年6月24日,是李逢琪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

这天上午,李逢琪带领扶贫工作队,走访了12户贫困户。然后,召集大金坪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发展魔芋产业。忙完这些事情,已近下午2点。匆忙吃完午饭,扶贫工作队又来到了杜家坪乡乡政府前,查看了苗木基地。

为让杜家坪乡的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李逢琪想借齐眉界林场申报国家森林公园的机会,将大金坪村、岩湾村等和齐眉界林场一起纳入国家级森林公园申报规划中。省里催得紧,再加上扶贫、环保、林场等部门集中在一起不容易,李逢琪便提议去岩湾村实地察看申报工作中环境监测点布点情况。

      监测点在山上,不通车,只能步行进山。山里的路窄且险,而且很多地方没有路,需要人从小溪上踏着石头走过。有的路段,布满青苔,异常湿滑。开始时,李逢琪一行是十几人,在考察完苗木基地后,有同志走不动了,最后进山的只有6位同志,到山里已经下午4点多了。

      大山里,天黑得比较早。进去后,熟悉山里气候环境的齐眉界林场场长向尚福,催促李逢琪等人快点,他担心天黑了走不出来。下午5点多,在考察结束回程中,李逢琪经过一段湿滑路段时,失足摔下溪谷。大山里交通不便,120急救车到达时,已经接近晚上10点。由于受伤较重,李逢琪在当晚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天和他一起上山的向尚福惋惜地说:“如果李局长穿着防滑性好点的鞋,没有穿布鞋,事情可能就不会发生”。他哽咽着说这些话时,满脸哀伤。

      当地群众谈起他时,个个忍不住落泪。追悼会那天,来了很多人,3个扶贫村的村民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送葬队伍排起长龙,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望不到头……村里人一口气把他的灵柩抬上山,没让他的棺椁沾一点泥土。送行的队伍中,好多人唐艳并不认识,“嫂子,我们来送送逢琪”,看到丈夫生前结交的众多朋友,坚强的女人一次次泪流满面。

李逢琪走了,他的一腔热血,化作甘霖,润进杜家坪的山山水水;他带人修的路还在、立的电线杆还在,他的脚印还留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吴伯银、程兴林、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