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育人初心】潜心科研的学者 用心育人的教师

18.09.2019  09:53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值此全国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风采,进一步营造立德树人、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学校新闻网特推出“坚守育人初心”栏目,陆续刊发我校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希望全校广大党员和教师向先进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潜心科研,精心育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他是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博导,他是“瓦斯冰”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他是实验室里的“工作狂”,他是青年学生的榜样。他扛得起责任,踏实肯干敢担当,不忘初心;他耐得住寂寞,兢兢业业搞研究,年复一年。他是我校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张保勇。

不忘初心   扎根科大  心系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教师,张保勇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从教十几年,他先后主讲《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持了省级教改项目2项,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20余项。教学过程中,张保勇善于通过工程难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著名学者艰苦奋斗事例塑造学生高尚品格。一次上课,他将在煤矿现场遇到的矿车失控事故讲给学生们,并提出能否把矿车失控离心力转变为制动力的科学设想,引起了程巍等同学的兴趣,他们通过查找力学、机械、安全等领域专业书籍,计算出了矿车失控离心力,并绘制出设计图纸,申报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了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发散了思维,受益匪浅。”一名学生告诉我们。

作为一名导师,张保勇提倡“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志存高远”。他带领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校企合作、撰写学术论文,促使研究生以见识大科学家提升视野、以高级别论文发表提升自信。几年来,20余名学生在他指导下主持和参与13项学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发表SCI/EI论文13篇,2名硕士研究生荣获校“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

砥砺前行  立足矿业  自主创新

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这个“冷板凳”张保勇一坐就是15年。从攻读硕士学位伊始,张保勇就一直追随导师吴强教授致力于“瓦斯冰”新技术研究。面对导师开辟的新领域,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水合物专业文献、开展“瓦斯冰”实验。并通过参与设计瓦斯固化实验装置、参加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式,科研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在研究最初的两年里,我几乎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吃住在实验室。”为了等待美国水合物专家Sloan教授的邮件彻夜难眠,研制第一套水合物实验装置时,一个人在烈日炎炎的石油大学设备厂调试设备的艰辛,这些都成为了张保勇科研道路上不可磨灭的记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保勇用他不懈的追求写下了不平凡的成绩,结出丰硕果实。十几年间,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中央支持地方专项青年团队计划1项、国家水合物专项协作课题2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共计5项,2014年被评为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5年入选黑龙江省高校首批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成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编写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39篇,同时兼任《Applied Energy》等多个国内外SCI、EI期刊审稿人。谈到如何保持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创造力时,张保勇说,“科研成果的呈现来源于不断的实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火花,产生新的思维。”正是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停创新的科研精神支撑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无私奉献  搭建平台  助力师生同发展

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众多作业人员的伤亡和巨大财产的损失,给国家、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瓦斯防治与利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基于此,国家着力建设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国家级中心实验室”作为国家层面建设的31个实验室之一,由我校负责承建。受学校委托,张保勇承担该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经历设备调研与选型采购、自制设备设计与研制、进口设备原位测试改造等艰辛努力后,顺利通过国家安监总局验收。他还协助完成了国家应急管理部“煤矿瓦斯分离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验收工作,成功备案了黑龙江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本科生进实验室、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青年教师项目申请奠定了平台基础。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张保勇和学院领导班子一道,积极谋划、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重点,多方面谋划支持政策,助力青年教师顺利攻读博士学位;带领部分教师陆续赴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开展调研,与教职工一道投身专业内涵建设,积极筹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了扩大学科影响,积极联系和协调,作为协办单位联合承办两个国际学术会议。此外,他还主持完成多项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模拟国家专项协作课题。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给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及科研平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立身讲台,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投身科研。而今他又怀着不忘初心的情怀继续在教学、科研、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