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天气易发灾害 专家:化解灾害风险力保农业丰产增收

14.07.2014  12:32

  今年我省前期降雨多导致土壤饱和,后期若再遇强降雨,极易引发流域性洪水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而综合越冬基数、气象条件、栽培与种植结构等因素分析,今年我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程度令人担忧。采取怎样措施防灾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实现我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特别是如何保证广大农民收入稳定?我省相关部门、专家和广大农户心急如焚,纷纷建言献策,努力应对。

   气象农业专家建言:防控化解灾害风险力保农业丰产增收

  从某种意义说,农业还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因而农业气象条件一直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着庄稼长势: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有望迎来一个丰收年;而要是遭遇了大风、洪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农民可能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虽然灾害性天气可怕,不过要是早知道,早预防,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今年以来,我省异常天气时有出现,农民对此忧心忡忡。那么农业生产怎样未雨绸缪才能确保丰产增收?什么样的举措能为我省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近日,笔者走访了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农户。

   异常天气易发灾害农业生产令人担忧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我省是一个灾害易发省份,旱灾、洪涝、风雹、病虫害、低温冷冻等灾害频发,每年都会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12 年8月,我省遭遇了台风“布拉万”侵袭,多地突降暴雨,灾害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2013年夏季,我省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全省13个市 (地)的63个县(市、区)发生洪涝灾害,多地村庄、沿江耕地被淹,洪水叠加效应之强、险情出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受灾面积之大为历史罕见。今年6月,我省10个市(地)的31个县(市、区)发生风雹灾害。而近11年以来,我省共发生1500余次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亿元。

  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于梅说,由于我省处在中高纬地区,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正常年份6-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在338毫米左右,通常情况下,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多10%-15%对农业生产没什么影响。但如果前期雨水较大,已造成底水充足,再遇周边上游降水偏多,即使我省6-8月降水仅比历年同期多百分之十几,也会造成我省洪涝灾害发生。1998年,嫩江上游、二松前期降水多,6-8月继续多,这样就发生了特大的洪涝灾害,而实际上降水只不过比历年同期多了14%。

  去年夏季我省遭遇的罕见洪涝灾害恐怕农民朋友还记忆犹新,农田、村庄被淹,不少农民损失惨重。今年我省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对此,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于梅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的异常现象,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今年来看,异常的现象正在发生:5月份已经达到了厄尔尼诺指数标准。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定义的标准要持续六个月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定义是厄尔尼诺现象,但根据分析,不管后期是否持续,它极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开端,今年或近几年出现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很大。

  据了解,近日,省气象局对今年我省的年度气候和年景也进行了分析预测。专家预计今年夏季降水全省平均接近常年,夏季气温全省平均接近常年值,有低温时段;9-10月降水全省大部地市比偏少,气温略高,初霜正常略晚。专家表示,在农业气象灾害方面,预计今年我省夏季降水以局地性为主,盛夏降水比较集中,极易发生局地洪涝、冰雹、暴雨等突发性灾害。

   灾害形势严峻需提前防范未雨绸缪

  省农委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董国中告诉笔者,今年全省各地抢抓回暖早、墒情好等有利契机,各种农作物全部播在了丰产期,目前全省各类农作物生长比较正常,长势喜人:我省西部、西南部、中西部地区玉米已经11~13片叶,进入小嗽叭口期;中南部地区玉米10叶1心期,已进入拔节期;全省水稻陆续进入分蘖盛期;北部地区小麦进入孕穗期,大豆也已经4~5片复叶。

  不过,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此时恰恰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时候,广大农民在田间管理上需要格外注意。2012年8月,我省大庆、绥化、齐齐哈尔、哈尔滨、七台河、佳木斯、双鸭山等市县局部地块三代粘虫暴发危害,虫量之大、范围之广为25年所未见,大面积玉米遭受损失。日前,笔者从省植保站了解到,综合越冬基数、气象条件、栽培与种植结构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我省农作物生物灾害总体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部分病害有重发生的趋势:今年水稻稻瘟病在水稻主产区暴发风险极大;预计玉米中后期叶部病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尤其是玉米大斑病将偏重发生;此外,预计今年我省二代黏虫发生面积将有所扩大,三代黏虫有局部重发生风险。

  与此同时,今年我省防汛形势也较为严峻。那么针对今年的天气情况,我省防汛部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主任王岩说,为确保农业稳产增产,防汛这根弦不能松。特别是今年5月份,全省降水达101.2毫米,是常年的两倍以上。前期降雨多导致土壤饱和,江河底水和水库蓄水偏高,产流汇流条件更加充分,后期再遇强降雨,极易引发流域性洪水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汛形势不容乐观。针对这种情况我省防汛部门做了积极的准备。第一,调整和公示责任人,落实防汛责任制。根据领导干部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明确了职责。第二,全面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洪工程建设。4月初开始,召开了防汛会商会,5月份又召开了松花江流域的防总工作会,6月11号,省防总召开了成员会议,省领导主持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对今年总体的防汛做了安排和部署。去年汛后,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并及时启动了水毁工程修复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逐项落实水毁修复措施。加快了水毁修复工程和三江干流堤防应急度汛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建设进度,确保汛期发挥作用。

  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主任王岩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首先继续强化防汛责任制落实,重点抓好县、乡、村级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落实。其次,做好小洪水和短时强降雨应对工作,密切关注降雨形势,一旦出现强降雨过程,及时发布通知、传达信息,确保人员安全。第三,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防范准备,对江河特别是大江大河的水情监测和会商。第四,做好保障工作。

  为了保障我省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我省农业专家建议,除了我省有关部门加强防御部署之外,农民自身也要做好预防灾害发生的准备,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参加农业保险等措施,将灾害发生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依托惠农政策力争遭灾不减收

  有人说,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洪涝,干旱啊,很难通过人为来控制的。那么一旦灾害发生,怎么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呢?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辛立秋说,通过农业保险转嫁灾害风险,降低损失,这对于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至关重要。农业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可以发挥两大功能,第一就是风险转嫁,农民参加农业保险之后,在自己受灾的时候,就可以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第二就是经济补偿,当受到灾害的时候,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补偿,这部分补偿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们国家,农户在参加保险的时候有一部分保费可以从政府得到补贴,农户只需要交纳少部分保费,就可以得到保障。众所周知,种植粮食一亩土地可以有几百元的收入,保费占比不到1%,而这不到1%的投入就能使农民在受灾后得到基本保障。所以,广大农民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机遇。

  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覆盖率都比较高,保险的品种比较齐全,覆盖面比较广,农业保险体系也比较完善,即使灾害发生,农民投保了农业保险,自身损失也较小。比如,美国参加保险的农作物已达100余种,日本农业保险覆盖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法国农业保险包括农业巨灾险和一般农业风险。

  而我省农业保险自2007年试办以来,也由当初的1个品种增加到现在的6个,其中种植业保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麦4个,养殖业保险包括奶牛、能繁母猪2个,风险保障水平逐年扩大。我省最初的保险金额是51.8亿元,到2013年达到了306.6亿元,发展幅度巨大。

  笔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户保险需求,服务农业生产,今年我省保险业修改了自2007年试办农业保险以来一直沿用的种植业成本保险条款,突出的变化是剔除了30%免赔率,也就是说取消了免赔额,达到起赔点,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内将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那么这个创新举措,再加上政府惠农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使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提高了。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逐年扩大,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和理赔效率也在逐步提高。2013年夏季,我省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全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大片农田被淹。灾情发生后,各保险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建立理赔服务“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加快理赔速度,确保了受灾群众最快时间内得到保险赔款,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并最大程度地帮助了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保险避免了农户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

  正是因为事关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大事,国家也给予农业险极大的政策倾斜,各家保险公司也都把它当成重中之重的工作,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提升理赔效率。据了解,在2012年台风布拉万和玉米粘虫灾害当中,人保财险就提前二十多天全面完成了农险大灾理赔工作;2013年洪涝灾害当中,他们又比上一年提前了三十多天完成了农险大灾理赔工作,理赔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