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回扣”是农村教育的辛酸泪
□陈广江(山东媒体人)
地处湘西山区的保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学生饮用奶计划”过程中,该县迁陵学校、雅丽中学与供应商商定,学生自费花钱购买的牛奶,其中一部分作为回扣留给校方,共计124万元,用于盖教学楼和给老师发劳务费。日前,学校及校长均被法院以单位受贿罪追究了刑事责任,被判回扣款上缴国库,两校长免予刑事处罚。(7月23日《法制晚报》)
从法院审理看,“牛奶回扣”并未中饱私囊,而是用于盖教学楼和给老师发劳务费,都是为了学校和教育的发展,而且办学环境和教师待遇亟须改善也是事实。正基于此,两校长才被法院免予刑事处罚。客观讲,这样的判决让人难以指责。
现实就这么残酷,为了学校的发展,有时被迫用了恶劣的手段。收取“牛奶回扣”,违背良知操守,虽不触犯刑律,但还是犯了法。不收呢,有没有更好的招?学校就这么破,没有钱,学生上不了学,怎么办?
贫困县中学的“牛奶回扣”,就是农村教育的一把“辛酸泪”。老师们起早贪黑、心力交瘁,的确不容易;孩子们在拥挤破败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里学习,看着都让人心酸。越是贫困,越是没钱发展教育;越是没钱发展教育,越是贫困,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潭。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困面前颠倒了主次。我们不怀疑保靖县贫困的真实性,但怀疑没有把教育放在地方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喊了很多年,但现实并不乐观,一些地方搞经济发展,但只是看眼前经济利益,教育似乎成了累赘,尤其是在这些贫困地区。
如今,回扣款上缴了国库,相关人员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教育的困境依旧没有改变。而且,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绝非一时一地的个案,现实中还有多少学校从学生身上吃回扣现象令人忧虑。总之,“牛奶回扣”荒唐至极,而农村教育的这把“辛酸泪”则更令人深思。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