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牛的好莱坞也干不过小时代
上映了20天,高票价的3D片《头脑特工队》的中国票房也没能突破一亿人民币。但是,仅在香港一市,它就卖了6000多万(港币)。同时,它还是迄今为止的本年度北美第三、全球第五的卖座电影。
所以说,虽然我们的电影市场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但始终还有挥之不去的一道中国特色:不是动作片的进口电影就卖不了座。当然,放眼北美和全球,卖座的当然也首推各种特效堆砌的“暑期动作大片”,这本就是好莱坞主宰的世界电影市场几十年来的基本形态。
不过,好莱坞也一贯两条腿走路,《北非谍影》《音乐之声》《教父》《雨人》《阿甘正传》《美国狙击手》这样的“优质电影”,从来都是它叫好又叫座的一种品类,产量固然不高,良品率也比较低,但其工艺一直流传不灭,既在行业内部广受推崇(始终可以拿到大制片厂的立项及投资,也能冲击奥斯卡),又确实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构成。同时,其他国家出产的同类型,如《幸福的黄手帕》《美丽人生》《不可触碰》等等,既是各种“民族电影”的骄傲,也时常能在放映市场上风风光光。
尽管不能说动作片之外就只剩文艺片,而且本来“文艺”和“商业”就不是优劣的代名词——好的商业片和好的文艺片都值得赞美,而烂的商业片和烂的文艺片都该去死——但实事求是地看,比起大多数叮叮咣咣为动作而动作、为火爆而火爆的动作片,剧情片、历史片、传记片、纪实片,以及“艺术片”等,所承载的往往更丰富、更动人,能够带来身和心的两重愉悦,而如今大行其道的《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之流,真的就是纯粹的感官刺激了。
(《头脑特工队》剧照)
(二)
在“十部大片”的1990年代,《阿甘正传》会在中国相当走红,而如今呢,似乎除了前年的《悲惨世界》,我们的“分账大片”里,再也找不到什么严肃优质的现实主义流好莱坞影片了。
在《阿甘》之前呢,《音乐之声》《幸福的黄手帕》《虎口脱险》《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等,更是举国轰动的现象级电影。尽管这是一个娱乐产品极度匮乏的时代的特殊产物,但不得不说,50后60后一代人在“看电影”这件事上,远不像他们的子侄辈那么偏食挑食而营养不良。
如今的局面就是如此:市场很难认可优质剧情电影——无论是中文的还是外语的——于是供给和需求互为因果地日渐疲软,而且,比起能够主打“情感牌”的某些类型国产片,不是怪力乱神、没有奇技淫巧,进口片就更难吸引到观众。所以,欧洲三大影展的获奖片,或者是奥斯卡系影片,往往不是因为审查体制,而是由于没有市场份额而无缘中国银幕。想想看,曾经象征了某种极致异国风情的奥斯卡奖,从民国时代起就已经妇孺皆知,但前两年的大奖得主,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艺术家》,虽然都引进了国内,但毫无市场作为,于是之后的《逃离德黑兰》《为奴十二年》《鸟人》,干脆就不再有人有兴趣在国内发行了。
但是反过来,尼古拉斯·凯奇和杰森·斯坦森之所以能在中国成为先后两任“进口批片之王”,就在于他们的电影简单粗暴直接,总是拳头加枕头。所以,他们那些有时候甚至没法在欧美进影院而只能发行DVD的B级片,来到中国后,都能和《头脑特工队》卖得旗鼓相当。
另一个局面是,虽然20年前,我们开放电影市场时,许诺的是要“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可现如今,不要说分账片基本被好莱坞电影承包(至多每隔一两年零星分配给韩日俄等国一两部指标),就算是名义上作为补充美国电影的“进口批片”,看中文海报,经常会发现是法国出品、德国出品、比利时出品、西班牙出品,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英美明星主演的好莱坞二流电影(因为有合拍身份或国际版权交易规则而纳入“非美”范畴),杰森·斯坦森和连姆·尼森于是继续大展拳脚。
所以,不仅《三峡好人》《钢的琴》《闯入者》不卖座,《通天塔》《漫长的婚约》《艺术家》一样不卖座,甚至连《女王》《挪威的森林》《暗杀》这样的本国现象级电影,来到中国后也沦为了市场炮灰。因此比较而言,全球大热的《模仿游戏》《头脑特工队》,虽然在中国没有同步其成功,但最终能拿到几千万的人民币票房,已经算是幸运了。
(《通天塔》剧照)
(三)
2017年,据信是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开放的元年。一些本土电影从业者相信届时将是“狼来了”的恐怖时刻,更有很多舆论认定,这会是进口片全面压制国产片的起点,乐观地说,如此或许会倒逼中国电影进步,而悲观看,则是国产制片业就要像20年前的台湾地区那样步入严冬,总而言之,这会是中国电影的一次郑重拐点。
可实际情况是,这些场面大概都不太可能出现,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成真。因为即便是《雨果》《战马》《姜戈》,也干不过《小时代》《何以笙箫默》《跑男大电影》。
其实,有国内票房研究机构统计过,最近几年里,北美市场最卖座的30部影片中,七成以上都引进到了国内,而它们所占据的票房份额,中美两国基本半斤八两,而这二十部左右的影片,基本就占了全年进口片总票房的七成。简单说,该引进的大片,已经都引进了,未来再增加多少配额,供给面已经饱和的大片,其实都难以为继了。
而大片之外的其他进口片呢——按照好莱坞的教条,这些不是“六大制片厂”出产的各国别各语种电影,通通可以简称为“独立电影”。而除了一部分“很黄很暴力”的B级片,其他的各种类型在全球市场都缺乏竞争力,在中国就更为显著了——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一种全国三十条院线、三万块银幕大一统排片而没有差异化竞争的特殊市场机制。而其他国家,不少是可以通过艺术院线、经典院线,“专营”小众市场的。所以,如同现在有大量的国产电影领到了公映许可证,但它们如果不是在影院“一日游”“三日鲜”,就是干脆压根挤不进院线一样,未来的众多进口小片的命运,大概会与之接近。其实,在中国电影进入牛市的这十来年来,不少进口片商用并不高的价格,买断了不少外语片从院线到网络的各种版权,但是一方面有配额限制,另一方面基于市场考虑(特别是宣发成本压力),最后很多都放弃了发行。未来的开放,松绑的仅仅是“一只鞋子”,或许除了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有一些自成气候的准艺术院线外,那些攻克过戛纳、威尼斯、东京影展的外语片,还是没法在中国市场上自由行走。
而且在“市场经济”原则之外,另一重关隘是,我们仍然没有分级制,而只有审查制,这堵防火墙,一向比贸易壁垒坚固顽强得多,再没有配额限制,《五十度灰》(以及那些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一些影片)也休想过境神州。
所以,非常微妙的是,在那个“没得选”的30年前,中国的影院里,你能找到意大利电影、日本电影、法国电影、瑞典电影,甚至是斯里兰卡电影、南非电影,而30年后,我们却只能选择各个国家出品的、英语的“好莱坞面相”电影了。
不过,积极一点想,就像美国人民曾经能够同一时段享受《唐人街》《教父》《虎豹小霸王》《热天午后》或者是《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而今却也只能在《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神奇四侠》里做选择一样,我们的状况也谈不上特别糟糕。
(《何以笙箫默》剧照)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