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领跑全国 高科技带来高效率

22.08.2014  11:55

  牡丹江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等多项荣誉称号,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以优质、高产的优势领跑全国。8月15日,中国·牡丹江第六届黑木耳节与2014年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联袂在牡丹江国际促进会展中心举行,这次大会实现了从地方性洽谈会到省级展会、国家级展会的跨越升级,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产业盛会。

  环境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牡丹江生态条件优越,素有“林海雪原”和“天然植物基因库”的美誉。全市现有林地面积3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2.3%,平均相对湿度64%,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水量充沛,年光照2339.8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合黑木耳种植的地区之一,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基料树种分布广泛,为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储备。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食用菌生产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2001年以来,全市食用菌产业年均增长35%以上,增速高于全国食用菌平均25个百分点。当初黑木耳年产量仅为3600吨,而到2013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7.1亿袋(块),总产量1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0,全省的2/3。黑木耳、滑子蘑、猴头菇等骨干品种继续领跑全国,其中黑木耳达到31.5亿袋,产量157.5万吨,占全国的1/4;滑子蘑达到15.8万吨,约占全国的1/5;猴头菇达到7.8万吨,占全国的近1/3。全市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95亿元、实现纯收入43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2822元,带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全省“十一连冠”。

  高科技带来高效率

  金秋8月,正是黑木耳收获的季节,走入位于东宁县城西北二公里处的国家级黑木耳栽培示范园区,一排排红顶白墙的看护房井然有序,一片片摆放整齐的木耳袋蔚为壮观,一眼望不到边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道道被业界称为奇观的极致美景——“吊袋耳”令人咋舌,小木耳竟也住上了高楼!再看看忙碌的耳农,他们正在将一朵朵争先恐后、迫不急待地破袋而出的“黑牡丹”小心翼翼地采下,满脸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目前,该园区已被黑龙江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称号,已经成为了全国黑木耳业界观摩交流的最佳窗口、全球最大的产业基地和最高标杆和拉动北方地区栽培技术进步的最强引擎。

  园区始建于2009年,总占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已建成5000平方米菌包厂。园区集露地摆放、棚室吊袋、春秋连作、秋春连作及玉米芯、柞树叶等替代料试验等多项全国领先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为一体,科学划分出了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栽培生产和交流展示四大功能区,其中130栋4万多平方米的吊袋木耳棚室为整个园区的亮点,也是参观者最为感兴趣的去处。在相同面积下,“吊袋耳”摆放数量是传统大地摆放的6倍,每袋“吊袋耳”纯利润比大地摆放耳要高出2元多,其省工、省时、省力、上市早、品相好、无污染、效益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耳农的追捧。这种吊袋木耳,每斤价格卖到120元,亩产创出20万元的效益。

  集群发展产业化经营

  牡丹江市以龙头企业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实现集群式发展、产业化经营。2013年,全市食用菌龙头企业加工量达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年出口食用菌产品1.45万吨,创汇3160万美元。

  近年来,牡丹江市百万农民收入靠生猪、肉牛、果菜和食用菌四大产业领先全省,而食用菌又是四大产业的重中之重。东宁县一位食用菌栽培大户的畅想,如今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已变成现实,成为撑起菌农“钱袋子”的主要支柱。东宁上百户耳农靠种植黑木耳买了别墅、轿车。

  曾几何时,在栽培上的一家一户,在经营上的单打独斗,造成了菌农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成为影响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阳明区磨刀石镇农民王金莲每年靠种植黑木耳养家糊口,她家的黑木耳年产量达一吨左右。近年来,她感觉黑木耳种植容易销售难,若把所种植的木耳卖给二道贩子个人获利太少,自己到市场卖又浪费时间,她准备向龙头企业靠拢。

  一座城市的产业要想发展、腾飞,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只有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理念,将分散经营的个体连接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牡丹江市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成长,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吹响了食用菌产业跨越发展的号角。

  2009年,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东宁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落地生根,多年来的大力培育,该项目已成为这个市辐射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食用菌交易窗口和平台,跃居国内食用菌第一批发交易市场,市场交易量突破250万吨(鲜品),占全国黑木耳交易总量的2/3,“绥阳耳”开始享誉全国。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强与销区的互动,牡丹江市还相继扶持了海林市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牡达农副产品物流园、宁安市源丰果菜物流园区等多个市场集群,由掌控“一耳”买卖,向全菌种集散方向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专业市场已达6家,总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18亿元、拥有商户1496户,年可实现交易量274万吨、交易额突破133亿元,销售区域遍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与此同时,牡丹江市还重点扶持了牡丹江中龙、龙飞、黑宝,海林北味、晟鸿,林口富通、岩手等一批食用菌行业的后起之秀,发展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与工业的紧密结合。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大宗交易,从干货、鲜品等“原字号”,到后来的食用菌糖果、饮品等深加工产品输出,依靠龙头企业的强大带动作用,牡丹江市的食用菌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向外延伸,如今的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已摆脱了单兵作战的传统产业模式,快步走上集群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于林波 刘加勇 首席记者 陈洋)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