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 “扶贫扶智”助力脱贫攻坚

06.12.2016  20:35

  牡丹江市阳明区桦林镇互利村67岁的王克贵大爷,因患脑梗花掉上万元医疗费用,成为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过去靠种植五亩地的玉米每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欠下的外债无望还清。今年年初,村委会积极帮助他调整种植结构,帮扶单位市农委直接送与他从国外进口的芹菜籽并且帮助销售,使其今年纯收入达到13000元,当年实现脱贫。牡丹江市在精准扶贫中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确保今年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1.3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消号,为打赢两年扶贫攻坚战赢得主动。 

  牡丹江市按照短期脱贫、长期致富并重的原则,引导贫困户改变过去单一的大田生产方式和靠天吃饭为主的被动思想,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阳明区针对红林村自然条件恶劣、农耕收入低,为其谋划发展果树经济,面积达到6000亩,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到5000元。海林市列支了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围绕“菌菜果渔游”等五大产业,落实了海浪河蔬菜产业园、猴头菇产业带等12个产业,重点引导240名贫困户从事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丰富增收途径。2016年,全市通过特色产业开发可带动全市3725名贫困人口脱贫,占今年计划脱贫人口的26.99%。 

  牡丹江市以扶贫先扶智为导向。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和就业技能。宁安市根据贫困村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0场次,在规划期内力争使贫困人口家庭实用技术培训达到全覆盖,计划通过科技培训使370名贫困人口脱贫。其中,联合村成立了“青年致富突击队”和“创新创业联合村农民校”,以贫困人口为重点,选拔能人进行创业培训。 

  牡丹江市利用能人先进的理念、学识技能、人脉资源、工商资本等便利条件,实施“反哺”工程带动脱贫。通过他们回乡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从而极大的鼓舞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林口县积极鼓励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动了260名贫困人口脱贫。宁安市宝山村村委成员在详细分析村情的基础上,谋划了“1社+5园”,即:建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小杂粮带动脱贫;建设乐活庄园、千亩果园、生态养殖园、有机食品加工园、水上乐园五个园区,推进集约带动整村脱贫。 

  牡丹江市还坚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托底安全网。林口县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积极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由人均2700元提高至3500元。阳明区利用乡镇卫生院对3238名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从而大大降低了因病致贫和因病再返贫情况的发生。全市通过政策兜底脱贫人口可达到2351人,占今年计划脱贫人口的17.04%。(刘加勇 黄宝林 记者 赵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