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小合作社带动种植结构大调整
最近,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出了一位名人——李海双,他是这个镇蘑菇台村的板蓝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正是因为有他带头,板蓝根在这里种植成功,并且使本村1/3玉米地变成了板蓝根种植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蘑菇台村见到了李海双,他正在忙着“大事”,与信合联社研究办理贷款问题,规划建设一栋200多平方米的药材贮存库。李海双告诉记者,现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需要一个临时仓库,今年必须要建起来,要不然就误事了。
谈起板蓝根的种植过程,李海双滔滔不绝。
2009年,李海双开始研究种植板蓝根,当时,也是因为种植玉米产值太低,李海双刚结婚,与妻子决定调整自己家的种植结构,选一些效益高作物种植。通过考察,李海双发现附近的大同区有种植板蓝根的,而且效益还不错。他去大同学习了几天,回来开始动员亲戚、朋友种植,当年就种植了400亩地,他自己种了30亩。但事情的发展总是一波三折,开始播种时,由于播种机不配套,种植起来非常费事,一人一天就能播种十多亩地,真是费时、费功、累人,总算种完了,苗出的也非常好。但好景不长,苗出来没多长时间,开始死苗,村里的人看到了都劝李海双夫妇毁地重种,跟着一起种的亲戚朋友也有了怨言。
“当时我们可上火了”,李海双妻子王玉春道出了当年的心酸。
由于死苗,有一部分人顶不住压力就把地毁了。李海双夫妇决定不毁地重种,就当做试验了,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找到县农业部门,县农业局通过检测,发现是由于上一年种植玉米,除草药的残留导致死苗,农业局帮助用药物进行了及时救治,总算保住了一部分苗。李海双也认识到了,自己还是在技术方面欠缺,他开始自己专研种植技术。
2009年秋,收获了第一批板蓝根,虽说产量低一些,但当时价格高,效益还不错,每亩收入1500元,远远高过了种植玉米。有了较高的收入,村里人开始心活了,想跟着李海双种植板蓝根。但种植面积大了,播种、秋收、销售都出现了难题。
这些事都发生在2010年。这一年,这个村板蓝根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亩。春种,播种机不配套,播种起来吃尽了苦头,播种进度慢,还要抢农时,李海双开始自己研究播种机,搜集播种所需要的各项参数,与县内的一家播种生产厂家联合研究生产。通过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生产出了实用的播种机,每台每天可播种50亩地。目前,这种播种机也是附近地区的主打品牌,已销售到齐齐哈尔市的泰来县、吉林的镇赉县。
播种机问题解决了,秋天板蓝根也丰收了。收割又给他出了难题,没有大型收割机,只能用四轮子深翻,再靠人工收,李海双又把这事当成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李海双说:“最难的还是销售问题,其他事还好解决,不行咱就多雇点人。”2010年,由于种植面积大,往年通过大同区销售,这一年大同区也销售不出去了。亲戚吴文利当年种了20亩,看着卖不出去的板蓝根上火,找李海双,让他想办法。李海双没有被问题压倒,安抚种植户,积极找销路。
2010年11月,李海双带着压力,也带着种植户的殷切希望,决定出去走一走。他来到安徽亳州的药材市场,一拿出样品,就被当地客商相中了,当时他就领回了客商,把挤压的货全部以每市斤3.8元收走了。李海双种植的板蓝根由于品质好,在安徽亳州一炮打响。
自己第一次成功销售,也让李海双信心大增。李海双决定组建合作社,跟企业签订单,走“合作社+药厂+农户”发展模式。
2011年,连环湖镇白音诺勒村众兴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并与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签订了500吨的供货合同,保底价每市斤3元,并随着市场价格只涨不掉。有了保底销售,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年入社社员就有20多户,种植面积扩大到2300亩,年底以每市斤3.8元全部销售给了白云山制药厂,每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老百姓种植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合作社也逐渐发展壮大。
到2016年,入社社员已达500余户,面积增加到13000余亩。覆盖连环湖镇白音诺勒村周边4个行政村及乡镇的村屯,板蓝根种植已在全县形成了一定规模。药材主要销往广州白云山药业、亳州海鑫药业、广西玉林制药厂及云南等大型制药厂。
2015年,板蓝根亩产300——500斤,每市斤3.7元——4.1元,亩均纯收入达到900——1200元,比种植玉米亩增加400——600元,全村增加收入400多万元。
众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得到了杜尔伯特县乡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把板蓝根种植列入了这个县特色种植项目。
“几天前,县委书记带领农业部门还到我这里来了呢,问我存在哪些困难。”李双海说,领导了解到合作社缺少大型农机设备,说想办法帮助解决,希望通过县里的扶持,众兴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