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吹响改革开启号角

26.04.2016  11:28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最高农业政策。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十二连增,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在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我国粮食生产的注重点已由保证实物产出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不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致力于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粮食作物的国际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是农业转型的重要举措。与一些工业领域类似,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必要:以玉米为代表的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现象明显,连年增产造成库存屡创天量,大豆短缺严重、供不应求却持续减产,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竞争力较弱。

  主要农产品供应情况。1)玉米: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均大幅增长,供给过剩的形势最为严峻;2)水稻: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加之最低收购价的扶持政策,大米持续丰产;3)小麦:国内需求低迷,供给小幅过剩,国内外差价较为明显;4)大豆:国内种植面积锐减,对外依存度极高,进口大豆已经是国内自产大豆的6倍多;5)糖:经过数年的行业亏损之后,自2015年开始国内糖业有扭亏为盈的趋势,国际糖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明显好转。

  供给侧改革路径。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政策的弊端明显,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标志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正式启动;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经营规模化,提升种植效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推动农垦改革,扩大农垦农业资源掌控范围,发挥农垦系统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的引领作用;4)调减“镰刀弯”地区等非优势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5)鼓励轮作休耕,坚守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重视土地休耕带来的耕地质量的提高,通过耕地增减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藏粮于地;6)在维持口粮安全的背景下调减种植面积,间接强化了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其中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将重中之重。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深远。1)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将推动价格进一步下跌,将改善以玉米为成本端的产业;2)短期看,粮价下降将压缩粮商的利润空间,但长期而言,全产业链粮商有望扩大收粮空间,拓展产业链下游业务;3)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与粮食价格直接挂钩,粮价下降将压缩种粮收益空间,倒逼土地相关成本的下降,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为粮食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4)随着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提升,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和种植的精细化管理将对高水准农化服务需求加大;5)农垦系统的上市公司将成为优质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整合注入的良好平台,有望成为中国农垦品牌战略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