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31.10.2016  11:03

  我国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旺季即将到来,前期市场价格基本符合各方面预期,购销比较活跃,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总体上推进顺利。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在10月27日召开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说,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三农”工作全局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明确改革总体思路,出台一系列措施办法,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东北地区新玉米陆续上市,总体看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扎实有效推进。

  当日,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公司等部门在北京举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周冠华表示:“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不仅事关当前,而且影响深远,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不仅有利于引导种植结构调整,而且随着土地租金的调整,也将有利于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促进东北玉米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第二是实现东北地区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动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加玉米‘过腹’和加工转化的规模,进一步推动玉米产业链上下游健康协调发展。第三是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的基本途径。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持东北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让种粮农民基本不吃亏、种粮积极性不减弱、地方抓粮积极性不松劲。从长远看,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优质优价,以及通过改革带来的市场和价格变化,促进下游养殖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同时吸纳更多就业,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今年,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市场化收购+对农民直接补贴’的玉米收储新机制。中粮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化粮食企业,充分利用中粮集团深加工规模大、市场销售渠道广的优势,广泛布局收储库点,让农民能够就近卖粮;公示质价标准,让农民能够放心卖粮;加强现场服务,让农民能够及时、有序、顺利交售粮食;推进粮食银行,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利用粮达网的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中小散户提供更好的购销服务。”中粮贸易仓储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彦华表示。

  周冠华说,为加快玉米种植结构调整,2015年11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地处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的“镰刀弯”地区玉米非优势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初步预计,2016年东北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减少23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新玉米已陆续上市。以内蒙古为例,目前,主要农作物处于收获后期,据农情统计,目前全区秋粮收获面积已达6857万多亩,秋收进度65%,同比进度快5个百分点。这四个省(区)的玉米从总体看,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扎实有效推进。

  周冠华介绍,随着东北新玉米上市,相关部门已决定暂停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2017年5月玉米收购期结束后再适时研究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届时,将根据市场供求等情况,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底价,把握好销售时机和节奏,为市场消化新玉米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