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干啥咱都是手艺人

24.10.2014  15:11

  郭琪 记者 马少忠

  八月开始,伊春区东升办事处藤香园的葡萄就陆续熟了!这些润洁光泽、晶莹剔透像是用水晶、玉石雕刻出来的小精灵,让王宏伟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

  站在葡萄园里,王宏伟很自豪,他骄傲地说,自己还是个不错的手艺人。

  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王宏伟,在四十多年的生涯里,干过不少行当,时间最长的要数做豆腐和干瓦匠。

  “咱文化不高,要再不吃点儿苦哪儿成。”既能吃苦又有韧劲儿的他干啥像啥。豆腐坊一开就是12年,分量足、口感好的大豆腐,一天能卖30多板儿。豆腐制作的特殊性,让彻夜劳作的王宏伟透支了体能。“健康是第一位的,要不,赚的钱都捐给医院了。”意识到这一点的他,转行干起了瓦匠。

  在瓦匠的行当里,王宏伟从零做起,三年后,做到了包工头,日薪500元。“要是包工程会更多。呵呵。”说起这些,王宏伟蛮自豪的。就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宏伟的眼睛又瞄上了种植业。

  “职工自营经济是政府扶持的项目,加上绿色无公害产品很受大家欢迎,所以前景肯定光明。”虽然他有信心,但是妻子对此顾虑重重:“太冒险了,投进去二十几万不说,这种植业是靠天吃饭的,哪回老天爷不作美,要赔个底儿朝上的。”但王宏伟有把握:只要摸清市场的脉络,错不了。

  2011年,一个面积600多平方米的葡萄采摘大棚建了起来,500多株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葡萄苗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昔日和砖瓦水泥打交道的手,如今伺弄起娇嫩的苗木来,这个转变,着实是个挑战。夏季的高温灼烤着大地,葡萄大棚里更是闷热难耐,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让劳作的王宏伟挥汗如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读书不多的他对这首耳熟能详的诗还是晓得的,亲身的体验,让他记忆更深刻了。爱琢磨的王宏伟很快上了道儿,育苗、栽植、剪枝、除草,每一个环节都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

  记者问王宏伟,为什么把种植业的主要项目定位为“葡萄采摘园”?他说,现在都市里生活的人们,紧张忙碌之余都有回归田园的愿望,在葡萄园嬉戏、在葡萄架下陶醉,亲手摘下成串的葡萄,人们的休闲生活会更加丰富。

  在采摘园,记者见到正在园里观光采摘的一家三口。王先生把5岁的女儿驮在肩上,孩子用胖嘟嘟的小手正卖力气地摘取一串儿紫莹莹的葡萄。王先生说:“孩子先前只在图画书和电视里见过葡萄的生长环境,这次身临其境,亲手体验,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平时工作繁忙,也需要到这个环境中放松一下。”像王先生一家来这里采摘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或呼朋唤友、或举家前往,人们在享受自己动手这个过程的同时,也放心地享用这本地生、本地长的绿色食品。

  “市场上卖的本地葡萄,无法确定产地,这里的葡萄吃着放心。”张阿姨和老伴儿这是第二次来了,先前买少了,这回给儿女带回去一些。

  “吃着放心、吃得健康”,是王宏伟的种植理念。他的葡萄施的是农家肥,对葡萄架的灭菌也是在葡萄下架之后,所以,很多顾客都是一边采一边吃的。巨峰、夏黑王子、贝达、玫瑰香、白鸡心,从8月末到10月中旬,品种的成熟期不同也满足着不同顾客的需要。张先生有心脑血管疾病,用自家酿制的葡萄酒养生,这次他买了10多公斤贝达葡萄。这种适宜酿酒的葡萄是很多人的首选,也是葡萄园里种植数量最多的——王宏伟很会揣摩人们的心思。

  在占地七八亩的王家“庄园”里,不但有葡萄,还有玉米、萝卜、白菜、土豆和十多万株的云杉树苗,这也是王宏伟这几年的劳动结晶。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