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发表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文章
客观看日本的“长处”和“短处”
最近,日本学者连续19年获得诺贝尔奖,合计27人次(包括日裔学者)获不同奖项,成为国人热议的焦点。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之高再次引发国人的热捧,甚至顶礼膜拜。与此同时,60年一遇的台风“海贝思”肆虐日本12个县,造成70多人死亡,几十人下落不明,47条河流的66处不同程度决堤,所到之处海陆空交通几近瘫痪,等等。一时间,日本抗灾大国的形象备受质疑,“日本抗灾神话不过如此”“日本抗灾体系显露疲态”等充斥网络。日本又呈现出与诺奖拿到手软完全不同的形象。
国人对日本忽高忽低,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评判,既有中日关系起伏变化的映射,也有日本作为中国重要邻国时刻牵动国人神经的投射,更多反映的则是,我们有时难以较为客观乃至理性地去认知日本的“长处”与“短处”。
作为曾经的亚洲经济领袖,日本不仅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经济体,还开创了亚洲科技与技术反超欧美的诸多先例。实际上,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依托领先的教育优势、国际化的人才储备、多元化的激励措施、不断加大的投入等综合施策,以科技立国为导向,不断强化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相互支撑和转化,并从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产官学研用各界众志成城攻克技术难关等角度,确立了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明显优势和领先地位。
对日本取得的成就,作为东亚的近邻,我们首先应是祝贺加尊重,其次则是借鉴和学习,再次则是扩大两国技术合作,最后则是后发创新。对日本的长处需要吸收借鉴,但不必顶礼膜拜,更不可妄自菲薄。日本的每一个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既是日本的智慧结晶,也是亚洲的共同骄傲,更是人类的普遍自豪。
同样,日本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仍,要克服很多因此造成的困难。在战后应对“3·11”大震灾等特大灾难方面,日本有刻骨铭心的教训,但更多的是可复制、可推广的防灾、减灾和抗灾经验。此次抗击“海贝思”的政府应对和民众配合上,虽然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考虑到60年一遇的规模,目前明显少于预计的死伤人数及财物损失说明,日本政府、社会及企业的应对也无可厚非。日本需要总结教训乃至反思,但不过分贬低甚至抹杀日本几十年摸索确立的抗灾强国的地位。
日本的长处有目共睹,日本的短处还会发酵,对“长处”拿来主义没商量,对“短处”客观理性去评判,这是中日互为两个大国,关系不断转型进程中,国民理性认知、彼此深化理解,真正开启新时代,进入新阶段,我们应该秉持的心态。
(作者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摘自《环球时报》2019年10月17日国际论坛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