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连锁”攻城 个体零售“变脸”
道里区顾乡大街与康安二道街交口,40多岁的水果摊主王丽波“感觉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两年前,她的摊位每日最高销售额可达900多元,现在几乎被腰斩——最高不超过500元。
王丽波摊位几乎被生鲜超市包围:前年,距她500米处的天天平价果蔬超市开业;今年,50米开外开了一家绿万家生鲜超市,周边6分钟步行距离内还连开了3家“果婆婆”水果超市……这些超市水果价格相当于她摊位的一半到七折,她根本无力竞争。
在经历了2012年个体店遍地开花、2013年惨淡淘汰后,冰城生鲜零售市场在今年迅速“变脸”——以连锁品牌店形式再次洗牌。而这一次,可能改变的是生鲜零售市场的格局和市民的购买习惯。
商贸企业转型、外埠企业进驻,农副龙头资源整合瞄准冰城市场——
品牌生鲜店
一年冒出百家
彭春辉是地利绿万家(哈尔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4月下旬,首个“绿万家生鲜超市”在河鼓街开业后,他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总有新店的选址、装修等事务摆堆过来。半年时间里,这家集水果、蔬菜及肉蛋奶零售于一体的生鲜连锁企业,以月均3家的速度一口气在哈尔滨开了21家分店。年底前,还将有14家分店开业。
地利绿万家公司今年已砸下两个亿,而这只是开始。彭春辉介绍,整合母公司地利集团全国分布的农副产品批发、物流资源,明年绿万家在哈尔滨的开店步伐会更快。
绿万家看好的,是冰城巨大的生鲜需求。
在城市人口增加、消费能力提升、购买需求多样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近年哈尔滨生鲜零售市场已成为一个逐渐膨胀的蛋糕——市场份额以年均10%-15%左右速度递增。
以水果为例。“苹果、橘子、梨等大众水果整体销售增量并不明显,但芒果、山竹、红提、榴莲等价格稍贵的小品种水果,近年已进入销量高速增长期”,哈达果菜批发市场果品部经理郝滨生告诉记者,一些果品2010年日销量只有几吨,现在直冲到上百吨。
瞄准哈尔滨生鲜零售市场的不只地利集团。从事服装鞋类零售十余年的黑龙江华茂天地商贸有限公司,今年“全力打造龙江生鲜连锁超市”,半年时间开了22家“淘冰城”生鲜连锁超市;长春水果连锁品牌“果婆婆”今年一进驻哈尔滨,就连开15家分店;依托于强大的配送团队,报达物流公司在近一个月内连开5家有机蔬菜直营店……
初步统计,报达物流、绿万家、淘冰城、果婆婆4家连锁生鲜企业今年新开77家生鲜店,加上四季百果汇、天天、万家乐果业等原有生鲜连锁企业的新开店面,今年冰城新开业的生鲜超市已超百家。
叶橘产地直销0.99元/斤,“去头削尾”除杂刀鱼不到4元/斤——
微利规模化
贴上平价标签
今年冰城生鲜连琐店一路铺开的过往,是个体生鲜超市惨淡退市的曾经。
2011年前后,消费需求已增但终端零售供应有限,哈市水果生鲜市场一下子成为利润丰厚的行当。2012年个体水果生鲜超市如雨后春笋——一条街一夜间开了近10家,水果零售进入空前竞争态势。但大同小异的品种、相似的批发市场来源,让这一年的贴身肉搏变成了一场利润越来越低的内耗。最终,不少店面陷入惨淡经营,一些被迫关门。
不过,这一年里,四季百果汇、天天平价等连锁超市凭借“贴地皮儿”的零售价杀出重围,并开始扩张。不少主干街道开始出现生鲜连锁超市的身影。
通常情况下,生鲜产品需要经历“农户或生产者——(收购商)产地批发市场——(采购商)冰城批发市场——零售点——消费者”流通环节。与个体生鲜超市货源主要来自“冰城批发市场”不同,连锁生鲜超市选择避开“本地批发市场”,从“产地批发市场”组织货源,其规模化的销售终端拥有的极大吞吐能力将远程采购的运营成本有效稀释。省掉中间环节,意味着更低的进价,终端平价零售成为可能。
实现统购、统配、统销,微利规模化运作已成为生鲜超市的生存法则。今年新入场的生鲜连锁企业,更试图在生鲜货源组织上走向更进一步的极致——一些货源连“产地批发市场”环节也省掉,直接“搭上”农产品生产者。
不久前,绿万家超市12吨刀鱼摆上货架,不到三天即被各门店顾客抢购一空——市场上同品质刀鱼5至6元/斤,绿万家经过去头削尾除杂处理的却不到4元/斤。“我们联合渔业公司组织货源在舟山工厂加工,直接运到哈尔滨,连当地海鲜批发市场都不经过。”彭春辉告诉记者,传统生鲜产品零售价与产地相比至少翻一倍,而“绿万家”一般只提价20%—30%,“虽然利润不高,但靠的是规模销售”。
不甘示弱的生鲜连锁超市比比皆是。10月30日前后,“淘冰城”将整车的南方橘子运送到各门店,打出了橘子节的宣传语:“从原产地到淘冰城,没有任何中间商”——来自湖南石门的叶橘,售价仅为0.99元/斤,创下了哈市几年来新低。
“先试吃,不好吃可以不买”,超市自产无添加笨豆芽——
树个性亮点
主打社区模式
面对大众消费,低价向来是王道。不过各家连锁店也都明白,在平价风扑面的冰城生鲜零售市场里,再单一主打“更低更更低”的招数,多少有点“层次太低”。
“果婆婆”一进入冰城就拉起“品质水果”的架式。“我们各门店提供试吃,不好吃可以不买。”连锁超市张经理介绍,“果婆婆”价格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运营模式特别:“门店+基地+农户”——多种果品均由签约农户直供,其生产标准完全按果婆婆标准执行,由此零售终端的果品品质成为独有卖点。
“市面上毒豆芽频出百姓不放心,‘绿万家’出售自产笨豆芽。”彭春辉介绍,绿万家超市在哈市建了一个豆芽加工厂,专门生产无任何添加成分的笨豆芽。豆芽本身利润不高,平价销售基本不挣钱。“绿万家”的策略是:百姓有很大需求,进入超市除了买豆芽,自然也会买其他产品。
报达蔬菜直营店则瞄准正在迅速增长的绿色有机菜消费市场。店内蔬菜由报达设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和报达腾飞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直供,每个菜品都配有权威部门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市民前一天预订,次日凌晨3点蔬菜基地开始备菜,随后专业配送团队按照消费者指定时间送到家门口,从订货到鲜菜送达不超过24小时。
生鲜连锁店攻城略地的策略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主打社区模式——店面尽量设在小区门口,力求贴近性,“老百姓一出门就能买到果菜,根本不用去附近早市和远处的大超市。”不过,相较于曾经个体生鲜超市200米范围扎推三四家的“贴身肉搏”,如今品牌连琐店间的竞争理性了许多。
绿万家与淘冰城生鲜超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更容易被外人视为竞争对手。不过,彭春辉告诉记者:“为避免恶性竞争,彼此心照不宣地不在同一街路、社区上布点——这个社区有你,我就不来。”
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社区及周边的消费容量有限,同时开两家生鲜超市,谁都会“吃不饱”。
规模化不够致利润有限,连锁超市加速布点抢市场——
生鲜零售市场
面临“洗牌”
生鲜行业市场巨大,但平价零售目前却不是一个高利润领域。
“果婆婆”进驻哈尔滨这半年,个别门店亏损,整体利润一般。绿万家超市目前在赢收方面状态是“基本持平”。
“刚开业半年,能做到持平,在行业里已很不错了。”彭春辉介绍,生鲜连锁超市的成本除菜品损耗、物流费、门店租金、人员费用等,还有配套连锁超市的采配中心等。随着今后所开分店越来越多,这些配套成本占比则会越来越低,收益自然会反弹上去。生鲜连锁企业,看好的是规模化后的长远效益。
正因如此,各生鲜企业铺店的步伐也开始加快。“绿万家”表示“明年计划开到200家店”,“果婆婆”明年“要新开35家店”,“淘冰城”计划“未来五到六年新开200家分店”……
生鲜连锁超市很快将遍布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多年来以散户经营为主的冰城生鲜零售格局,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尽管很多生鲜连锁企业愿意陈述这样一个事实:“个体果蔬店价格虽贵一点,但他们品种全,稀有的莴笋、茭白等南方菜都有售,我们就卖茄子、豆角、辣椒等大众菜,重在走量,彼此对消费者购买来说是种互补。”不过,在他们所辐射到的范围内,散户生鲜店已感到了阵阵寒意。
自打旁边一家连锁生鲜店开业后,顾乡大街与康安二道街的“顾乡水果鲜花礼品店”的水果现在已乏人问津。老板在犹豫,“今后只卖连锁超市里没有的水果,还是干脆只卖鲜花不卖水果了?”
已在街头守了十几年水果摊的王丽波则表示“以后要转行了”。至于干什么,她“还没想好”。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将迎来一个生鲜消费的“平价时代”,而且,消费者的选择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