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用好互联网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20年前,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革命带来巨大繁荣,美国经济、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得以巩固;20年后,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据革命初露端倪,互联网创新从“波浪式”转向常态化,成为经济发展强大而稳定的引擎。
创新活力和庞大市场,使中国有望成为新一轮浪潮的引领者之一。然而不可否认,我们的互联网核心技术尚待突破,“在别人地基上盖房”的局面仍未扭转。为此,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之路,让互联网这一驱动发展的引擎真正为我所用。
机遇:互联网驱动发展潜力巨大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领域,也是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美国空中食宿(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赖恩·切斯基曾如此表示。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空中食宿实现了旅行者在出行过程中住在别人家里的全新模式。
目前,这一平台上有200多万个可出租客房,遍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多个城市,房源规模和每晚客流量都超过了酒店业巨头希尔顿集团,公司估值约255亿美元。
而这只是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孵化新产业的一个缩影。世界主要国家都已意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估计,到2020年,全球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计算机数量将超过70亿部,联网设备超过260亿个。从4G到5G,新产业勃兴、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巨大驱动力。
这一势头无疑给中国带来机遇。《福布斯》杂志刊文说,互联网、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体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核心部分,这为创新者和企业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等在中国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挑战:“在别人地基上盖房”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刺激之下,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取得显著成绩。但客观来看,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最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仍在他人之手。
在互联网领域,基于他人的芯片技术、操作系统之上的创新只能是“在别人地基上盖房”,在根本上仍然受制于人,存在隐患。由此带来的繁荣也就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堪一击。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耗资数亿美元研发互联网核心技术,国会和白宫通过立法及政策来支持商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赋予了美国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先天的、巨大的优势。
如今,互联网已由一项前沿技术转变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但美国仍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垄断着互联网核心资源。以上月美国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移交互联网域名管理权”为例,权力移交后,互联网巨头在“多利益攸关模式”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亚马逊、谷歌、思科、微软和脸书等美国企业是最大受益者。
路径:坚持自主创新
无论在哪个领域,核心技术靠市场换不来、有钱也买不来,必须自己研发。发展互联网核心技术,就要紧紧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坚持自主创新,应该注重利用好自身现有优势。比如,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较好,市场空间很大,这些都为核心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曾指出,庞大的市场规模,有助于使中国互联网用户先于美国消费者认识到某些挑战和难题,企业有机会通过创新率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百度有数亿用户,这意味着可在短时间内在大量用户中对新创意迅速进行测试。
核心技术攻关还要抓住几个重点领域,比如在高性能计算、量子通信、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集中力量,加紧突破。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取得可喜成绩。比如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已处世界顶级水平,领跑欧美。
此外,体系建设也不可忽视。有专家指出,要改变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不能仅靠一两项核心技术突破,而必须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就像“两弹一星”时代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一样。
当然,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国际化,关起门来搞研究不符合潮流。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创新,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深化交流合作,同时参与国际竞争,跟高手过招。只有这样,才能研发出真正国际水平的、经得起考验的核心技术。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