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被留车内接近脑死亡 老人不知熄火空调就停
爸爸把微信名改为“昏睡天使何时醒??”
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儿童被家长遗留车内致死的悲剧,前不久《华商报》还曾在《好奇心》栏目对各种儿童被锁车内自救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但7月23日,富平又发生了一起这样的悲剧:5岁女童菲菲被爷爷奶奶留在车内睡觉,等他们办完事情返回时,发现菲菲已没有了意识。昨日,西京医院儿科主任孙新告诉华商报记者,菲菲入院时情况很严重,由于热射病出现惊厥,全身肝、肾、心脏、脑、神经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在昨日下午的会诊中,还发现孩子出现接近脑死亡的症状,但这还需要神经科专家的再次会诊。
孩子被单独留车内多久?一说40分钟,一说近两小时
昨日下午4时许,在西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医生正在向菲菲的爸爸任先生介绍孩子的病情,任先生显得有些激动,似乎无法接受孩子的现状。
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任先生拿着一张透视检查申请单,走到父母亲和妹妹跟前,欲言又止,然后默默地拿着单子下了楼。任先生红着眼圈告诉华商报记者,医生跟他说,孩子因为热射病出现了接近脑死亡的症状,全身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由于肾功能衰竭,一直在做肾透析。
说起事情发生的经过,任先生说,他不会埋怨老人,因为老人心里更难受。他和妻子常年在广东东莞打工,菲菲是2010年10月8日出生的,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菲菲在东莞待到一周岁后,由奶奶爷爷接回富平老家。
事发前一天,任先生的手机莫名其妙出了故障,不时关机重启。事发当天下午6时,他正在公司和老板闲聊,突然看到妹妹发来的微信,说“赶快回来,菲菲不行了”,老板开车把他们夫妻送到了机场。可因为下暴雨,飞机推迟起飞,他们赶到医院见到菲菲时,已是凌晨4时许。
后来他听妹妹说,23日下午2时许,父母带着菲菲坐着亲戚开的轿车外出办事,菲菲在车上睡着了,车停路边后,父母因为不知道汽车熄火后空调就停了,还想着天气很热车里有空调,办完事马上就能回来,就没叫醒菲菲,而是留她在车里继续睡觉。办完事回来,父母发现菲菲已叫不醒了,赶紧就往医院送。菲菲被单独留在车里多长时间,一种说法是40分钟左右,另一种说法是将近两个小时。
夫妻俩商量好不问老人事情经过
看着重症监护室里的孩子,菲菲的姑姑说,老人在农村生活,都60多岁了,平时也不太看新闻,对汽车更是知之甚少,当时也是想着车里还凉快些,才把孩子留在车里。亲戚在前排开车,因为急着去办事,下车时也忽略了已睡着的孩子。她说,其实离开车后,老人还担心有人把车门弄开把孩子抱跑了。
翻看着手机相册里一张女儿自己用香皂洗小脚丫的照片,任先生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他说,因为工作关系,每年他和妻子最多回家两次,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但和他们很亲。
任先生说,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和妻子商量好,不问老人事情的经过,担心老人受不了。菲菲的姑姑说,从7月23日出事后,两个老人就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期间他们哄着老人说,现在医疗技术先进,菲菲会好的,老人才回去休息了两天。
27日下午,医生说孩子病危,他们才把老人接来,直到昨日下午,老人一直守在医院。菲菲的爷爷不时地会跑到重症监护室门口去望一眼,菲菲的奶奶想起来就会自言自语地哭一阵。
昨日下午6时许,任先生的朋友送来捐款,并给菲菲送来一个大玩具熊。而任先生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华商报记者张莉 实习生张欢欢 采写
医生:热射病是车内高温缺氧引起
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孙新说,像菲菲这么重的热射病,还是近几年他们科室见到的第一例。孩子的这个症状,主要就是由于车内高温缺氧引起的。有研究表明,车门窗紧闭的情况下,10分钟内,车内的温度会迅速提升6~7℃。而在相同环境下,儿童体温升高速度比成人快3~5倍,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体温飙升、脱水、窒息等症状,严重的话甚至死亡。
提醒:千万别把孩子单独留车内
孙新提醒家长,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夏季高温情况下,孩子在车内密闭空间里不管停留多长时间都可能出现危险,而在冬季,有的家长把孩子留在车内还发动车开暖风取暖,汽车发动机的连续运转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汽车处于密闭环境中,排出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空调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也会引起人体窒息。
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危险,比如车门被撬开有人把孩子偷走,或者孩子在车内触碰到一些电子元器件引发其他危险。一旦发现孩子被困车内,一定要以最快的方法把孩子从车里解救出来。
爸爸把微信名改为“昏睡天使何时醒??”
从女儿23日出事开始,菲菲爸爸的微信名就改为“昏睡天使何时醒??”并更新微信。
23日“愿女儿平安,我愿替她承受双倍乃至千倍万倍”;
26日“为女儿祈祷,愿女儿平安”;
27日“宝贝,别放弃,要坚强!”
28日凌晨 “孩子又经历了一次与死神的较量,宝贝又创造了一次奇迹,为宝贝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