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待机”的冷空气快撤了 26日起哈市气温回升

24.01.2018  12:32
“超长待机”的冷空气快撤了 26日起哈市气温回升 - 新浪黑龙江
来源: n.sinaimg.cn

  今天(24 日)是 “ 腊八 ”,小伙伴们,你们的下巴还好吗?今年这股 “BOSS 级 ” 冷空气可以说是十分 “ 够劲 ” 了,哈尔滨主城区今早的最低温度达到 -34.6 ℃,而延寿这两天的最低温度更是徘徊在 -40 ℃上下。

  据哈尔滨市气象台副台长方丽娟介绍,本轮冷空气受北极涡旋影响,主体偏东伯利亚区域,它的强度不大,以持续时间长取胜,如果没有地面气象条件及风向等因素的 “ 配合 ”,预计今年不会出现历史低温极值。随着涡旋的离开,哈尔滨市的气温将从 26 日开始逐渐回升。

  天儿这么冷,很多人天天待在暖气房,但是需要注意 “ 暖气病 ”。由于室内空气干燥,门窗紧闭,不利于室内室外空气流通,极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并可能导致口腔、鼻腔、气管黏膜等处的毛细血管干裂出血,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等疾病。此外也要注意空气干燥引起的干眼症、皮肤瘙痒。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容易导致血压骤升及血管痉挛,发生心绞痛、急慢性心衰的患者较秋季要多出 30% 到 50%,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易增加脑出血、脑卒中、心梗发作的风险。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 暖气病 ” 还易导致肺循环不畅,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如何避免 “ 暖气病 ”?

  1。 运动锻炼

  现在人们坐着的时间比较长,运动时间少,身体基础代谢值低,因此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而感觉易冷。锻练可以强健机体各系统功能,促进组织器官代谢和调节更趋健旺与协调。但是在严寒的天气下,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家静养或治疗。

  2。 做好保暖

  应对严寒天气,一定要减少皮肤裸露的面积,保持皮肤干爽,增加穿衣的层数,减少空气在衣物内的对流提高保暖性。在户外要一直戴着帽子,因为人体 70% 的热量是通过头部流失的。穿衣服要注意领口、袖口扎紧,防止冷空气和雪进入。

  人体最难保温的部位之一就是脚。因为脚是离人体热量中心最远的部位。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脚部的温暖。

  3。 合理饮食

  吃高热量的食物和大量饮水使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一个高水平,人就能充满活力,天气寒冷,饿着肚子是不行的。但要注意,咖啡因和尼古丁里的化学物质对身体保暖只会起反作用。靠喝一杯热咖啡、抽根烟能暖和身子的的想法不靠谱。

  应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食物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经常吃些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

  千万别这么做:

  1。 喝酒驱寒

  喝酒能增加热量驱逐寒气其实是一个误区。人喝了酒之所以感到身体发热,是因为酒中的乙醇进入血液后,刺激人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热量加快散发到体表,感到温暖只是表面现象。

  2。 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3。 长时间使用电热毯

  整夜使用电热毯,很容易导致鼻部干燥,鼻腔黏膜脆性增强,引发鼻出血。老年人使用电热毯睡觉时尽量不要整宿使用,可以先开一段时间,上床后再关闭,温度也不宜过高。

  4。 穿着厚睡衣睡觉

  冬季穿厚衣穿袜子睡觉不利于身体健康。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 “ 呼吸 ” 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5。 蒙头睡觉

  人靠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来生存,被窝空间狭小,氧气量也小。人长期窝在被子里,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第二天起床头晕、精力不集中、全身乏力 …… 长期这样,可能损伤肺功能。

  6。 泡脚水温过高

  首先水温高容易被烫伤,其次,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温太高会让人出汗,当身体热起来后又遇冷就容易引发感冒或风湿等。而且脚上的皮肤相对也是比较脆弱的,千万不要用力去搓,以为搓出一层皮就干净了,其实这是在损害脚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