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频频救市 中国股市信心保卫战打响?

23.07.2015  16:31

  从6月27日晚央行“双降”开始,一场拯救A股走势的斗争就开始暗流涌动。央行、证监会、证券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保险机构以及诸多知名私募机构陆续加入救市大军——A股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部门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布如此密集的被市场认为是救市的举措。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股市信心保卫战打响。不过,令人惊奇的是,面对如此强大的救市力量,A股似乎仍然不为所动。

   【监管层频频救市】

   监管层近期频频发利好救市

   7月1日证券公司两融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即日起执行。办法取消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应当在2个交易日内追加担保物且追保后维持担保比例应不低于150%的规定,允许证券公司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的期限与比例的具体要求,同时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增加风险控制灵活性和弹性。

  允许融资融券合理展期。在维持现有融资融券合约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基础上,允许证券公司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与客户自主商定展期次数。

   7月1日 A股交易结算收费标准下调3成

  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拟调降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由按成交金额0.0696‰双边收取调整为按成交金额0.0487‰双边收取,降幅为30%。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过户费由目前沪市按照成交面值0.3‰双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额0.0255‰双向收取,一律调整为按照成交金额0.02‰双向收取。按照近两年市场数据测算,降幅约为33%。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抓紧完成相关准备工作,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证监会发布两条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举措

  证监会发布两条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举措,一是允许所有证券公司发行与转让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二是允许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

  在接连发布三个救市金牌后,市场上也是一片看多之声。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评论称,表态或者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稳定的部门正在陆续增加,A股的政策底正逐渐清晰,“类平准基金”机构、机构投资者应当勇于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风险蔓延。

  不过,在众多的投资者心里除了一丝因政策救市而带来的欣喜外还有一个疑问:“前几天救市政策同样密集,但A股照样没有明显起色,今晚的三道金牌能带来A股持续的反弹吗?”

  那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今晚之前,A股市场是出现的“大救援”吧!

   27日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定向降准

  6月27日消息,央行决定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9日证监会紧急发布:融资业务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证监会官方微博29日发布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答记者问相关内容,证金公司表示,目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总体可控,强制平仓的规模很小,压力测试表示,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融资融券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仍然远高于预警线,沪深两市25至26日两个交易日因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而强制平仓金额不到600万元,风险仍然可控。

   29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公开征意见

  据财政部网站29日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稿,从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9日险资主动净申购基金数十亿意在抄底蓝筹

  市场传出“各保险公司接到保监会通知,要求权益仓位保持7成以上”的消息。对此传闻,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反馈称,并未收到相关通知。但他们向记者坦言,在这两个交易日内,确实有逢低抄底的实质性自发举动,买入的主要为银行、消费品等蓝筹股,以及蓝筹类ETF基金。

   29日中央汇金疑似出手:怒砸100亿申购四大蓝筹ETF

  上交所公布的规模信息显示,6月29日沪市四大蓝筹ETF一起出现大幅净申购,合计资金流入规模高达100亿元,ETF单日出现如此大的申购规模,实属罕见。显示已经有神秘资金抄底股市。

   29日证监会回应大跌:回调过快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证监会周一晚间发布微博对近期市场大跌进行回应,证监会表示,近期市场大跌是过快上涨的调整,但回调过快也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证监会表示,股市平稳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传言和言论,扰乱市场秩序,投资者要不轻信、不盲从。

   30日基金业协会倡议:投资良机已出现

  中国基金业协会2015年6月30日整理发布了主流私募基金对市场的观点。称要积极把握投资良机。目前宏观经济已现企稳态势,健康的股市慢牛格局初现端倪。风险往往是涨出来的,机会往往是跌出来的。市场经过近期大幅调整,风险收益比得以改善,估值回归投资区间,部分股票已具备较强安全边际价位,筑底动力正在积蓄,新的结构性行情正在酝酿,为成熟理性投资者蕴藏了难得的投资良机。

   30日13位私募大佬集体唱多抄底

  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发布消息称,基金业协会汇总了13家私募基金对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集体发声唱多抄底。王亚伟表示,本轮牛市的基础并未动摇,而是在回调中得到夯实,未来牛市的步伐会更稳健,也更持久。

   30日险资再次百亿抄底险企继续买低估金融股

  继前两个交易日逢低买入后,大型保险公司昨日再度进场,中小保险公司也紧随而至。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在抄底风格上同中有异,大险企继续买入低估值的金融股,小险企则同时关注被错杀的白马成长股。

   30日多券商上调折算率

  申万宏源6月30日公布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和标的证券最新调整情况中,新调入和上调折算率的标的证券共有17只。而国泰君安6月30日也公告称,将上调沪深300部分成份股折算率,并相应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此次调整涉及160只沪深300成份股,于7月1日起生效。

  而在这些救市举动推出后,A股走势如何呢?

  6月29日,沪指巨震跌3.34%,两市逾1500只个股跌停;

  6月30日,两市绝地反击,沪指涨5.53%创6年来最大涨幅;

  7月1日,沪指跌5.23%逼近4000点,两市逾800只股跌停;

  7月2日,沪指跌3.48%险守3900点,两市逾1000只股跌停。

   【想救市监管层还有几张牌可以打?】

   监管层酝酿救市下调印花税或为大概率事件

  据悉,监管机构正在酝酿救市大招。

  其中,预期较大的是,关于下调股票印花税,“具体下调比例还没有制定出来,现在还在走流程,需要证监会、财政部签字,才会公布。”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另外,地方社保基金划拨全国社保基金的相关统筹方案目前正在走流程。本次地方社保纳入全国社保的规模约2万亿元。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全国社保投资股票的比例最高为40%。实际上,占其资产配置份额的30%左右。

   消息称中国证监会考虑暂停IPO应对股市大跌

  据彭博社消息,两位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考虑暂停新股发行,以稳定当前股票市场。

  另外一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证监会将于今日下午召集主要券商开会,但会议议题不明,彭博社称,证监会并没有对是否暂停IPO进行回应。

   监管层还有几张牌可以打?

  第一、保监会下令必须保持七成仓位,这一点暂未得到消息。

  第二、社保入市,消息称地方社保金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统筹管理的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务院通过,方案最快将在年底之前落实。如果成行,将为资本市场带来稳定的长期资金,这个消息暂且也没有官方证实。

  第三、汇金公司增持,下午的银行板块突起,且在收盘时作为唯一一个上涨的行业板块,被市场解读为汇金的增持,在过去几年里,汇金频频增持已经成为救市的常规手段,现在还没有公开消息证实。

   【中国股市信心保卫战打响】

   基金业协会倡议:信心比黄金重要投资者莫踩踏

  基金业协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发倡议书,投资者不要非理性恐慌、盲目“踩踏”市场,要积极践行成熟、理性、专业的投资文化。

  基金业协会称,股市持续回调,相当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沉着冷静、专业决策,展现了成熟理性的投资文化素养。为继续弘扬和引领投资文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秉承勤勉尽责之心、互助共进之责,与广大投资者和行业同仁共勉分享以下倡议:

  一要客观理性认识股市运行规律。股票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要更加长远、更加理性地看待股市风险,坚定股市信心,充分认识到本轮行情的核心基础没有改变,“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稳健货币政策没有改变,改革红利积聚释放的趋势没有改变,居民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的取向没有改变。

  二要积极把握投资良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现企稳态势,健康的股市慢牛格局初现端倪。风险往往是涨出来的,机会往往是跌出来的。市场经过近期大幅调整,风险收益比得以改善,估值回归投资区间,部分股票已具备较强安全边际价位,筑底动力正在积蓄,新的结构性行情正在酝酿,为成熟理性投资者蕴藏了难得的投资良机。

  三要展现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我们投资者同处一个市场,共享市场回报,既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要兼顾他人利益,切不可见利忘义、竭泽而渔,更不要非理性恐慌、盲目“踩踏”市场。要积极践行成熟、理性、专业的投资文化,继续发扬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精神风采,勇于担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继续坚持理性投资,适时把握投资良机,就一定能够迎来“风雨后的艳阳天”。

   管清友:坚定对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信心

  各方必须理性认识这次市场动荡,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不管对企业、投资者、研究机构、投资机构还是监管者来说,这都是一次风险教育的绝佳机会。针对短期政策应对和长期制度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短期来看,决策层和监管层必须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坚决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务之急是切实做好市场引导和稳定预期工作,防止杠杆资金连环爆炸,高规格、全方位应对此次突发事件。

  从国际经验来看,凡是成功应对股票市场巨震的国家,都是由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持。一是借助主要媒体做好维稳宣传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释疑,最大限度防止虚假模糊信息扩散。二是组织真金白银适度托底市场,防止恐慌蔓延。信心比黄金还宝贵,但没有黄金很难有信心。三是加强监管层与市场的信息沟通,推动监管政策显性化、透明化、阳光化。四是拿捏好去杠杆的力度,及时建立、完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五是加快完善风险排查和预警机制,定期对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排查,做到提前发现、及时解除,避免积重难返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长期来看,必须把资本市场建设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框架下去思考,放在实现金融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以制度建设夯实资本市场大发展的基础。

  首先,正确认识虚拟经济加杠杆。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更不是附属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虚拟经济,不仅有助于分散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更有助于重塑国民收分配格局,实现藏富于民。

  其次,规范和完善监管的制度设计,适应资本市场的新结构和投资者的新特点,把握监管的手法和节奏,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对市场预期产生冲击。

  再次,多层次资本市场既需要从内部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从外部全面扩大开放,切实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既包括外资也包括内资。

  最后,尽快建立大金融监管体系。建议研究在国务院层面设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以便于统筹协调,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