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
25.09.2014 12:05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通过3年多的联合攻关,项目已经在抗旱性小麦、玉米品种鉴选技术、作物生命需水信息调控技术、高效抗旱节水材料、低耗精量灌溉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我国精量控制灌溉技术研发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效用水精量控制技术体系,为提高我国农业水利用效率,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以抗旱指数DI和WUE等为目标性状评价种质资源,初步筛选出抗旱种质26份,节水种质18份,示范面积达19800亩,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建立了基于GNSS的精细化土地平整技术与反馈控制技术,使动态土地平整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开发了新一代薄壁滴灌带生产线,生产速度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0%,滴灌带厚度可控制在0.09-0.16mm,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润灌技术与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大面积示范应用,具有良好的抗旱增产效果。首次开发出低能耗精确喷灌多功能机组与改进了喷滴灌两用自吸泵,实现了喷灌、滴灌两种工况的系统需求,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14年7月底,本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项,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6件,国外授权发明专利3件,制定国家技术标准4项,地方、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395篇,其中SCI/EI收录168篇。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25.09.2014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