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薇、副研究员张珊珊受邀参加观影座谈会并发言

29.03.2018  13:01

          电影《无问西东》讲了四个故事,连结四个故事的是一所大学,但从其根本来说是这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所以,这部电影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什么是大学精神?百度给出的解释是: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学精神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应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大学精神?《黑龙江日报》于近期召开了观影座谈会,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薇、副研究员张珊珊受邀参加观影座谈会并发言。

 

郑薇:树立个体与国家使命结合的价值观

 

          本报记者 杨宁舒

          “尽管《无问西东》的四个故事在叙事逻辑上还不够流畅自然,但电影表现的理想主义情怀,让人印象深刻并由衷感叹,甚至让我有种穿透演员的外在形象、走进角色内心的情境感,由此对那个年代的大学师生们产生了深深地敬佩。”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郑薇这样形容自己的观影感受。

          “电影采用的是多线叙事结构,把四个不同时间段的故事并行推进,并用一些细节上的线索串联起来,例如沈光耀用飞机给饱受战乱的村民投放食品,被帮助的孩子里就有下一个故事的主角陈鹏。表面上是单独的几个主要角色,但这些故事被平行剪辑时,彼此的情绪会相互映衬,产生一种洪流般的感染力,让人觉得影片的主角不是几个人,而是更像一个社会整体,这种宏大感,正是由多线叙事结构带来的。也正是由于多线叙事,使得整部电影看上去虽然有点形散,但是‘神’却没有散。”郑薇说。

          四个时代的故事都集中体现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主题——无论是想法还是知识,如果是正确的,符合自己的内心,那么就去做,只问真心,无问西东。电影开篇,张果果的矛盾与犹豫以及最后不向世俗的妥协是他的真心,这份真心在沈光耀身上是家和国的两难选择。四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曾面对迷茫,都是在了解到自己的真心后,毅然做出了决定。郑薇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南联大那段故事,电影中我们感动于沈光耀为保家卫国不惜献出绚烂的青春,我们也感动于炮火威胁下师生们的从容不迫,影片展现了个体价值与国家使命结合的主流价值观,自由和平等,牺牲和爱这些理想主义情怀,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厚、思潮多元的时代,这种真心和理想主义情怀更为珍贵。”

 

 

 

张珊珊:超越世俗功利的初心追问

 

          本报记者 董盈

          “《无问西东》是一部充满情怀又观照现实,非常真诚又很特别的电影。影片一方面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将贯穿在民国时期、抗战时期、上世纪60年代和现代不同时空的四个故事,共同整合勾勒出百年的时代风云,但是在这样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一根非常细腻真实有力的‘主线’,将四个故事紧密地串联起来,这根线就是影片想要表达的大学精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珊珊说。

          张珊珊说,电影里的1923年,王国维在清华讲台上讲《礼记》,“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大学精神应该是时代的斯文、信仰与风骨在当下社会的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承,这种精神虽然是无形的,但精神所传递的力量是真实的、无穷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才会有影片中的富家独生子沈光耀在民族危亡之际弃学从军,他冒着生命危险去给战乱的村民空投食物,孤儿陈鹏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才有了后来陈鹏对王敏佳深沉无私的爱,有了支边队员李想为了救张果果父母而牺牲的自我救赎,而这份救赎又感动了生活在现代的张果果,产生超越世俗功利的对初心的追问。

          张珊珊表示,现代的大学教育,需要树立起大学精神。由于受到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当下大学存在市场色彩,而市场介入大学所带来的最突出影响就是竞争和效益,使得教育趋于实利主义。无论大学,还是大众,不希望大学培养出来的只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广泛涉猎文化知识只是一方面,他们更需要将这些知识融化到他们的生命中去,真正内化为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所负有的使命感,从而在一言一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